事實上回到國內之後葉瑉沒有什麼太多的時間了,她迅速和彙報了此次國外之行的內容……事實上說是彙報也不大合理,因為現在她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手下的小助理小員工,而是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甚至於比他還高出一級的“新貴”了。
當然葉瑉不會忘記當年的知遇之恩,和moss在中國的合作靠她一個人自然是不行的,這也是為什麼她希望能繼續和一起工作。
這樣的機會對方不會拒絕,很快他們就開始投入了新的設計之中,這一次更多地加入了中西方混合的元素,定位也依舊在中青年富有相當購買力的青年女性身上。他們甚至深入了很多企業做了詳細的市場調查。
三個月之後,他們開始小範圍地試驗,然而反響比他們預料之中的還要好,當看到不斷上漲的好評和滿意度時,一向龜毛的都忍不住沒說風涼話。而把結果彙報給moss那邊時,對方也是相當的滿意。
幾天之後,kelller就親自飛來了中國,同時帶來了一份長期合作的合同以及新品牌的意向。
正如他們之前討論的,他們希望可以在中國設立一個新的子品牌,而葉瑉的初步試水顯然讓他們信心大增,他們希望可以邀請葉瑉作為子品牌的設計師。
出乎keller的意料,葉瑉卻並沒有接受這份邀請,她隻是笑著喝了一口麵前的茶——keller認出那就是對方送給自己的中國茶,他現在已經非常愛這種味道了。
“抱歉,如果隻是做設計師,我想我並不能夠接受。”
keller初次的震驚之後便迅速明白了葉瑉的言下之意,他起初有些想笑,但隨即又沉吟了。
“好吧,我會向moss表白你的意願,不過你知道……”
葉瑉點頭表示明白。
不過無論如何,她已經不滿足於隻做一個普通的設計師了,她要的是合夥人的身份,至少,也應該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執行力。
不過出乎她意料的是,在此之外,keller本人還再向她討要了一些花茶——他表示自己已經迷上了這種味道,並且建議葉瑉在海外販售這些中國特色的茶葉。
“你知道,一定會受到追捧的。”
他看起來像是認真又像是玩笑,不過葉瑉卻心中一動,能夠把傳統花茶推向國際當然也是她的願望,隻是這聽起來似乎並不那麼容易。
她隨口對陸鏡白提起了這件事,沒想到沒過幾天對方就給了她一張邀請卡。看到上麵活動的名字和主辦方,葉瑉驚訝地合不攏嘴reads;。就算現在茗花塢在國內聲名鵲起,但能收到這種等級的邀請,恐怕也要至少再十年才行。
陸鏡白卻並不如她一樣驚訝,隻是笑笑,“如果你有想法,可以試試這次機會,這裏或許有人可以幫你。”
葉瑉明白陸鏡白的意思,能夠獲取上層的支持開通綠色通道,輸出的成功率自然也上升不少。誠然,如她一樣年輕或許並沒有太多的資格去獲得青睞,但這並不代表她不去爭取。
陸鏡白給予的這種機會,不是輕易能夠拿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