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夜間開車如何保護視力(1 / 1)

夜間開車如何保護視力

時尚·休閑

作者:琴佳

從亮處進入暗處時,最初什麼也看不清,待停留片刻,才能漸漸看清周圍的物體。醫學上稱此現象為暗適應。

眼睛視網膜上有錐體和杆體兩種感光細胞,錐體細胞感受強光,並能辨別顏色;杆體細胞接受弱光刺激,能在弱光線下識別物體。杆體細胞之所以在弱光下起作用,是因為它含有一種特殊的感光物質,名叫視紫紅質。視紫紅質在明亮的光線下容易被分解,使杆體細胞失去感光能力。因此,由亮處突然進入暗處,最初看不清物體,待視紫紅質重新合成,杆體細胞恢複對弱光的感光能力後,才能漸漸看清物體。

要獲得充分的暗適應,一般需要30秒鍾。但隻要經過1秒鍾的強光照射,杆體細胞內視紫紅質即被分解,眼睛便失去對弱光的感光能力。根據上述原理,夜間開車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盡可能避免強光照射。若遇強光直射時,因每隻眼的暗適應是獨立的過程,應迅速閉上一隻眼睛,以免受到強光直接照射而破壞全部暗適應能力。

(2)平時必須非常熟悉駕駛操作裝置,夜間駕駛室內不要用燈照明。如駕駛室需要照明時,最好使用弱光,時間盡可能短,以免因車內外亮度差別太大而破壞暗適應。或用紅光,因為紅光不分解視紫紅質,用紅光照明既可使錐體細胞保持一定的視力能力,又能保護杆體細胞的暗適應能力,具有保護夜間視力的作用。

(3)平時要有意識地進行暗適應鍛煉,可在黃昏或夜間進行投籃球、打排球等體育鍛煉,以提高夜間視力。

(4)夜間一般通過對比度才能看清物體。所以,夜間行車時,車的擋風玻璃必須清潔,提高前方物體對比度。

(5)夜間兩車交會時,雙方駕駛員都應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和行車道德,不要長時間開大燈照射對方,使之失去夜間視力。

(6)開夜車時,不要吸煙。吸煙造成的一氧化碳增多和缺氧可使夜間視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