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菩提古樹(1 / 2)

方丈山,燕子塢,鍾鼓樓。

樓起五丈高,臨赤練河,坐在頂樓臨窗位置遠眺,可將煙波藹藹霧氣氤氳的西秦第一長河的波瀾壯闊,盡收眼底。

這裏是九曲十八彎養育了不下億萬西秦人的赤練河的中下遊流域,東接蓬萊仙山山脈,西邊乃一望無際的漫漫沙原——九州人人談之色變的西漠,向南與蠻荒巨獸橫行的萬獸嶺接壤,北端約莫百裏外,則是一馬平川的雪疆凍地,北原。

日落黃昏,夜幕垂臨,鍾鼓樓依然是一片杯盞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不斷的熱鬧景象。

客棧的老板是位年入半百的中年胖子,衣著樸素,相貌平平,唯一的特點,就是愛笑,逢人就滿臉堆笑,給人一種哪怕就是你被客棧的飯菜不適或服務不周而鬧得再怎麼不愉快,卻也對他發不起火來的無力感覺。

所以這家建立在方丈山半腰的鍾鼓樓客棧,從年前開業至今,就已經在此地方圓千百裏內遠近聞名,賓客日日爆棚。

自古青樓客棧拍賣行等三教九流場所,都是天下間消息彙集之地。

鍾鼓樓作為燕子塢鎮最新崛起的一家名震西秦的頂級酒樓,自然也不例外。

近幾日來,那個用人畜無害的圓胖笑臉俘獲了萬千食客的老板,明顯感覺到前來燕子塢的外地人,多了將近數十倍不止,而且從那些人的穿著打扮來看,大多是五院的學員或者是一些修仙門派的子弟。

從客人間零零碎碎的談話中,他了解到,這些人紛紛聚集方丈山,似乎是因為最近有人在方丈山爛柯寺附近的無我崖下發現了一棵悟道古菩提樹。

菩提問道,這是九州修道界人人皆知的常識。

修道修道,修的是體,悟的才是道。

所以修道一途,重在參悟。

從練氣到辟穀,從辟穀到聚靈,從聚靈到凝丹,乃至嬰變,化神,返虛,合道……

可以說,每一個大境界的突破,靠的都是修士們自身的感悟。

這份感悟又被稱作是天賦。

每個人生來的修道天賦都不盡相同,而且大多人的天賦都稀鬆平常,直接被卡在練氣期的門檻。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有能提升悟道能力的外物,想必足以引起整個大陸幾乎所有修士們的瘋搶。

而菩提樹,無疑正是普天之下最具功效的悟道輔助物。

甚至有傳聞說那個曾經創下佛門一派的佛祖喬達摩,便是在一棵菩提古樹下得以領悟道的精髓,自此自成一家,創立禪佛之說。

尤其是菩提樹誕生的菩提子,據說,這東西,哪怕隻是從普通的菩提樹上誕生出來的,普通人隻需服下一枚,也瞬間能獲得辟穀期修士的領悟能力。

更何況,如今出現在爛柯寺無我崖下的那一棵,可是傳說中佛祖喬達摩在世時才堪堪曇花一現的菩提古樹。

若然恰巧碰到此樹開花結果,恐怕九州五院十派以及一些隱世家族的大佬們,沒有一個會不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