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成德,也就是納蘭容若,是我最喜愛的詞人。
不僅因為他超凡脫俗的品性,更因為他“大隱隱於市”的高尚情懷,他視富貴如浮雲,雖生長在權貴之家,卻能“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容若是滿洲正黃旗人,葉赫那拉氏,容若是他的字,號楞伽山人。
容若的父親是康熙時期權傾朝野的納蘭明珠,母親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阿濟格,太宗皇太極之弟,有名的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之兄,而且是一母同胞。阿濟格因多爾袞被牽連,下場慘淡。)
作為詩文藝術的奇才,他在內心深處厭倦官場庸俗和侍從生活,無心功名利祿。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他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傑出,著稱於世(雖因身份限製,文路不寬)。
24歲時,他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又著《飲水詞》,再後有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9首,編輯一處,合為《納蘭詞》。傳世的《納蘭詞》在當時社會上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等高度評價,成為那個時代詞壇的傑出代表。時人雲,“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容若雖然隻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卻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詞人之一。在當時詞壇中興的局麵下,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並稱“清詞三大家”。家詞話和學者均對他評價甚高,王國維讚曰“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容若作品名句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裏憶平生。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淒清照鬢絲。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雪,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據說是為了入宮的表妹所寫,無可查證。)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尋常。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一說是卻道故心人易變,沒有看過準確證明)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塚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夜深微月下楊枝,催道太眠遲。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成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淒迷。
點滴芭蕉心欲碎,聲聲催憶當初。欲眠還展舊時書。鴛鴦小字,猶記手生疏。倦眼乍低緗帙亂,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燈孤。料應情盡,還道有情無?
------題外話------
本人很喜歡納蘭容若,因此這本小說可能會出現有關他的詩句。
上文部分內容借鑒了百度百科,見諒……
公子如玉劍如虹,傷懷納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