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五嫂與“宋嫂魚羹”
掌故新知
宋五嫂,汴京(今河南省開封)酒家婦人。北宋被金人滅亡,她隨大批難民南逃,流寓杭州。後在錢塘門外西湖邊開了一家小吃店謀生。那時從汴京移居杭州的人很多。有錢的多聚居於鳳凰山一帶,人們稱該山為“客山”。宋五嫂看準了這一顧客群,就繼續經營她原本拿手的汴梁風味菜肴和小吃。
一天,宋高宗趙構遊西湖路過,吃了宋五嫂燒製的一碗魚羹,覺出是汴梁風味。召見一問,果然就是汴京來的,不禁勾起他的鄉情和對故國的懷念,即賞給她一筆錢。宋五嫂抓住機會,大事宣傳她的魚羹經過皇帝親口品嚐,是汴梁正宗風味。這就引來大批食客,不少故都人士都來小店敘舊,立時生意爆滿,使她成了富商。“宋嫂魚羹”流傳至今,成為杭州菜係的一道名菜。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記宋高宗遊西湖情景說:“禦舟四垂珠簾錦幕,懸掛七寶珠翠,龍船、梭子、鬧竿、花籃等物,宮姬韶部,儼如神仙。天香濃鬱,花柳避妍。小舟時有宣喚賜予,如宋五嫂魚羹,嚐經禦賞,人所共趨,遂成富媼。”有人寫詩說:“一碗魚羹值幾錢,舊京遺製動天顏。時人倍價來爭市,半買君恩半買鮮。”
當時南宋偏安已成定局,文人更易引發對往日汴京盛世的懷念。或指責統治者不思進取:“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或聊借舊時風俗飲食,抒發故國哀愁。而這卻為宋五嫂開發“宋嫂魚羹”提供了特好的商機。如果當時宋五嫂入鄉隨俗,也是學做杭州本地菜肴,那恐怕誰也記不住她了。飲食文化上也就少了“宋嫂魚羹”這一道名菜及其動人的一段故事。
(選自《商道流芳錄:中國商業文化百例》/黃紹筠 編著/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