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事業單位人事製度改革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員工素質的培養(1 / 3)

工作研究

作者:包芳 齊亞敏

摘 要:本文從事業單位人事製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人員文化素質和學曆層次偏低、缺乏競爭環境、安於現狀、進取心不強、主動服務意識差等現狀,探討了員工素質培養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校 圖書館 員工 素質培養

一、引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建立,我國現有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製度己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當前客觀形勢的需要,甚至阻礙著專業技術人員的創新精神和積極性的發揮,迫切需要對其進行改革。為此,2000年7月21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和人事部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製度改革的意見》,隨後各地區開始進行試點、探索和實踐,取得了積極進展。2010年我國將全麵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其主要目標任務是:“建立符合各類事業單位特點的政事職責分開,單位自主用人,人員自主擇業,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學分類管理體製和有效的競爭激勵機製;改變用管理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辦法管理事業單位人員的做法,逐步取消事業單位的行政級別,建立適合教育、科研、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類事業單位特點,符合專業技術、管理和工勤各自崗位規律的具體管理製度;形成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充滿活力的用人機製,實現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科學化、法製化、規範化”。

麵對事業單位3000萬技術人員,這是我國所麵臨的最重要、最複雜、最艱難的改革之一。馬克思說:人是第一生產力。人事製度改革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要麵對“人”這個複雜和敏感的對象。人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各項事業的發展和改革的成敗。

與高校的其他部門相比較,高校圖書館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獨立性和特殊性。在高校圖書館中,圖書館員工不僅要有良好的基本素質,還要不斷學習本專業需要的新知識、新技術,其綜合素質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高校圖書館服務於高校產、學、研等方麵的水平和質量。國外圖書館界認為:“圖書館所發揮的作用,5%來自圖書館的建築物,20%來自信息資料,75%來自圖書館員工的綜合素質。在事業單位人事製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培養員工的素質是當下圖書館人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二、高校圖書館員工素質現狀

(一)文化素質和學曆層次偏低

高校圖書館員工的學曆結構可分為幾種情況:一是畢業於正規大學圖書專業(或現代信息管理);二是畢業於正規大學非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三是工作後通過各種成人教育途徑獲得文憑的員工或者純粹的工人(家屬)。從實際情況來看圖書館的骨幹力量仍以文化素質偏低,學曆層次不高的人員居多。

(二)缺乏競爭環境而安於現狀,導致進取心不強,敬業精神和主動服務意識差

高校圖書館作為教輔部門受重視程度不夠,員工缺乏競爭環境而安於現狀、因循守舊。導致多年來圖書館在服務模式上呈封閉型、被動式、淺層次、低層次文獻服務。這就在客觀上造成部分圖書館人員無緊迫感,安於現狀,進取心不強,敬業精神和主動服務意識差。

三、高校圖書館員工素質培養的具體措施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正確理解事業單位人事製度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