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達基聽到這話,氣的雙手發抖,宋軍何時敢如此猖狂了,雖然心裏氣不過,眼下卻也無能為力。
楊豪高聲道,“休逞口舌之利!既然你們願意談,就進我帳來!”
對麵人答道,“你我高下分明,攻守之勢一目了然,要我入你營帳是何道理?”
楊豪笑道,“當年紹興和議你忘了嗎?我金國為君,你宋朝為臣,就算宋朝皇帝在此,見了本使臣也該上前雙手接詔。你等如今在金國境內,在本使臣麵前,不入我營帳是何道理?”
完顏達基低聲提醒道,“大人,現在不能爭執。”
楊豪回道,“將軍不必擔心,我自有主意。”
對方沉默片刻後回道,“我大宋皇帝親自接詔那是尊禮守節,不像你等生自蠻荒之地,未及教化。何況此時早已時移事異,你等已不複當年,我宋朝也不再軟弱可欺。如今你等身處死地,主帥仁慈,願意給你們一個懺悔罪孽的機會,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否則營破之時,定然雞犬不留!”
紹興和議,戳到了宋人的痛處。原本他們有機會一雪靖康之恥,無奈被朝廷那幫膽小如鼠的文人破壞,以致功敗垂成,名將嶽飛冤死,其他的主將也悉數被罷免流放,眾多將士心灰意冷,回歸鄉裏。
恥辱會激起對方的鬥誌,楊豪自知言辭之間有些許不妥之處,擔心在眾人麵前說多了話,反而激怒了宋軍,他們一鼓作氣攻過來就遭了。
便高聲道,“既然要談,我們都拿出一些誠意,你不需入我營帳,我也不入你營帳,就在這兩軍陣前,席地而坐,暢談一番,如何?”
對方沒有及時回話,應該是商量對策去了,楊豪明知對方不可能進他營帳,卻還是冒著激怒對方的風險高聲說出來,目的隻是想分開近距離對峙的雙方,免得一時緊張,或是一言不合雙方又是一番大戰,到那時金軍就再也沒有逃脫此劫的機會了。
楊豪靜靜等待,他相信宋軍不會拒絕。在金國境內多停留一分,就多一分危險,他們本來的計劃是趁夜偷襲,得手之後迅速離去,不留一絲痕跡,如今大白於天下,已是騎虎難下。
“好,就依你之言,在兩軍陣前相見。”等待多時對方終於答話。
楊豪又道,“兩軍陣前毫無空隙,沒有立足之地。你們後退五裏,才方便暢談。”
對方隨即回道,“五裏?休要耍詐,知道你們在想什麼,沒門!”
楊豪笑道,“閣下多心了。兩軍陣前空間狹小,刀劍之氣如此之重,如何暢談?我方再讓一步,後退三裏總可以,若你方沒有誠意,不談也罷。”
對方思考片刻道,“兩裏是最大限度,你若不談,我便不談。”
與現狀相比,兩裏也算很遠,已經是安全距離,楊豪覺得差不多可以跟他們談判了。
於是應道,“好,就兩裏。你方先後退兩裏,然後你我雙方於一裏之處相見。”
對方答道,“好,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