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東土蓬萊仙島上有座幻影山,山上有個飄渺峰。峰頂是王母娘娘的禦化園,半山腰有寺曰歸雲寺(對麵山峰上的翠雲庵與之遙遙相對)。再往下有三間茅草房曰飄渺居,裏麵住著一個自號“幻影山人”的,山深處有個雲來洞,裏麵狐狸鬼魅妖精成群,在修煉成仙之術。
有一日,這幻影山人無事,便去山上閑遊。卻說這幻影山人,懶散成性,終日無所事事,如閑雲野鶴一般。房中雖有幾本破書 ,使之勉強認識幾個字。因無心仕途,又不懂經營之道。因此,年逾不惑卻一事無成,幸得山下祝員外樂善好施,每每周濟於他,才勉強度日。員外雖曾規勸其好好讀書,走科舉之路,也好光宗耀祖。無奈,這山人鬥大的字識不了半筐,又無心苦讀,隻喜歡於山野之中周遊。
今日心情好些,腳下也快了許多,一會的光景便到了這歸雲寺,和寺裏的雲方和尚攀談起來,不由得就說到山下的祝員外一家。
原來這祝員外膝下有一小女正待字閨中,此女正值妙齡,隻生得眉清目秀,集幻影山水之靈氣,如若仙女一般。這祝員外視若掌上明珠,竟不顧“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訓,請了先生教其讀書。誰知,這姑娘慢慢長大,一本《紅樓夢》讓其癡迷起來。整日癡癡傻傻地念著那些詩詞,思想著那些花前月下的故事。到了該出閣的年齡,雖有不少富賈官宦子弟幕其才貌托人求親,無奈此女就是不允,聲言非要嫁給寫《紅樓夢》的人。弄得祝員外終日悶悶不樂,不知如何是好。
兩個人正聊得起勁,忽然見祝員外家的家童來請,說是員外在飄渺居等著二位呢。兩個人便隨那家童而去,老遠就看見員外在飄渺居的外麵張望。及到近處,寒暄幾句後把祝員外讓進房內坐下。員外便讓家童擺上自己帶來的酒菜,三人便在那裏喝將起來。
酒到酣處,這員外歎息一聲,開口說道:“今日上得山來,是想煩請二位一件事情”。山人忙說;“員外不用客氣,隻要有用得著我們的地方,自當盡力。”
這員外麵帶難色的說:“小女之事想必二為早已聽說,終日癡癡呆呆的,我是請遍了良醫啊,都束手無策。不想今天來了個瘋和尚,說是道濟和尚轉世,濟公活佛再生,能治天下不治之症。於是便請到家中,為小女懸絲診脈,說是小女此病因相思太深,氣血淤積所致。不過還有救,那個寫紅樓夢的人的確已經轉世。但必須由幻影山飄渺峰上的兩個人去天下遍訪,方可找到姑娘相思之人,醫好此病。這俗話說得好啊,有病亂投醫啊!看來要有勞二位幫忙去到處找找。”
二人聽說,唬得臉色都變了,這也太荒唐了吧,再說這天下之大,到哪裏去找這個人呢?但每每受員外的恩典,又不好推辭,隻得應允!
這祝員外甚是歡喜,急忙從懷中掏出一疊銀票,給二位做盤纏,另外囑咐道:“今日天色已晚,二位歇息一宿,明早再啟程吧!”二人一邊答應著,一邊送員外出了門下山而去!
第二天一早,二人打點行裝,結伴而去。合計道:天下這麼大,到哪裏去找啊?最後兩人決定分頭去找,山人由此向南,和尚由此向北。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那和尚北行暫且不表,卻說這山人一路南行琢磨著到哪裏去找。於是跑到書店,買了套《紅樓夢》,看了半天,好多字不認識啊?這才想起書到用時方恨少啊。怪自己不用功,今日怕是要辜負了員外的重托啊!趕緊又去買了本字典,發誓為了員外要好好讀懂這本書。
就這樣白天尋訪,夜晚看書。尋訪多日,連個影子也沒找到。心想:那人必是生在繁華錦繡處,富貴溫柔鄉,於是直奔富庶的額樂國嘎嘎市。
進得大都市,感覺眼花繚亂,高樓聳立,車水馬龍,那男的瀟灑,女的漂亮,哇塞!簡直美不勝收。心想:看來這次是來對了。於是直奔書店,拿出自己買的《紅樓夢》比對著,去找那類似的文字。看看有的也還可以,便欣喜若狂。可是一打聽,都已經做古了。於是又找來些當代的,也許這山人資質太差,又加上鬥大的字識不了半口袋。看了半天發現上麵滿篇都寫著兩個字:垃圾!於是扔下那些書,揚長而去!
怎麼辦呢?想那曹先生前世因寫書而窮困潦倒,想必轉世未必還去經營那些東西。看那滿大街的靚哥帥男,肯定會有的。抱著一線希望。便去鬧市區打聽。
走了幾個地方,想了解下情況,可是問到別人時都一言不發,伸出手來,拇指和食指在那裏撚著,搞了半天才明白,問事是要付錢的。便掏出銀兩打聽起來!經多方打聽方才恍然大悟:這錦繡繁華處的男人,都被利欲熏黑了心腸,在這浮躁的鬧市裏,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追名逐利,不擇手段。哪裏有曹公的影子!
這山人大失所望,看來這個曹某人在這裏是找不到了,便決定離開這額樂國嘎嘎市。臨行前,一個老者告訴他,聽說新浪uc國裏有個心靈感韻城,那裏是一片心靈的淨土,你要找的人興許在那裏!這山人謝了老者,便直奔新浪uc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