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阿雷斯拒絕擔任科林斯的城主,率領軍隊離開了科林斯城,此時的科林斯城成為了無主的城池,科林斯懼怕雅典的報複,畢竟腓力的五萬軍隊正在進攻羅馬的路上,一旦返回,整個科林斯城恐怕無法承受雅典的憤怒一擊。在科林斯,現在有三個黨派。
一個黨派是親羅馬的,由阿泰烏斯領導,也是他派出使者聯係阿雷斯的,原本阿泰烏斯是準備輔佐阿雷斯的,但是阿雷斯一走,自己反而被推上了政治舞台;第二個黨派是親雅典的,由卡列負責領導,這個組織卻因為雅典人在科林斯城做了太多的惡心,而一直不為人喜,但此時,人們在懼怕雅典的同時,也不敢對卡列領導的組織抱著太大的第一了。
還有第三個黨派,是中和立場,認為科林斯是科林斯人的科林斯,我們完全可以采取在兩強麵前采取中立的態度,從而贏取民族的獨立,這一片卻是有波利領導。波利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他原本是一個糕點師傅,私下裏以研究修昔低得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作為自己的休閑,雖然這被自己的老婆認為是不務正業,頗為影響夫妻間的關係,但波利並沒有因為老婆的不滿,而放棄自己的這個愛好。
在他的枕頭邊上放著一本書頁已經泛黃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波利知道自己的民族已經不可能真正取得與羅馬人的友誼,也反感當初腓力進城對科林斯的劫掠,正是雅典人的劫掠,波利的小糕點店被砸個稀巴爛,波利便也破產了。波利的妻子卻也因此選擇和波利離婚,嫁給了一個雅典人。
這讓波利一直引以為恥,如今,城內的所有雅典民兵大部分被阿雷斯的軍隊所殺,剩下的一小波也被憤怒的市民給合夥謀害,波利的前妻成為了寡婦,波利卻並沒有將前妻接回來的意思。
三個黨派作為科林斯人今後選擇道路的三個方向,一時間倒也不好選擇,那麼便在演講廳,三個黨派首腦進行一次演講吧,那個最能打動科林斯人,便擔任他們的政府官員,治理科林斯城。如今,三個黨派聚集在演講廳中,倒也有些民主的味道。阿泰烏斯首先進行了演講,但是他說的空洞,當人們問他,阿雷斯為什麼不留在科林斯,保衛他們的時候,阿泰烏斯卻也無法找到合適的借口,隻能黯然下台。
第二個是卡列,但是麵對人們的質問,難道要讓科林斯人繼續忍受雅典人頤指氣使的統治的時候?卡列也是無言以對,同樣的在一片唏噓聲中黯然下台。波利上台了,麵對人們的質疑,難道一個糕點師傅,也懂得統治的藝術麼?但是波利卻隻是微微一笑,進行了下麵的演講:
“什麼叫統治呢?難道我們科林斯人隻能接受別人的奴役,而不能選擇自製麼?是的,我隻是一個糕點師傅,但是我明白,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城市如今麵臨的是怎樣的窘境,我們不為羅馬人所喜,同樣的反感雅典人的統治。既然是這樣,我們就自己治理我們的城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