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群眾對母語教育是有著深厚感情的。2005年縣政府采納縣政協的提案,準備恢複蒙古語授課教學形式。我們在調研中,深入農村幾百戶當年有小學畢業生的蒙古族家庭,對“是否願意學習母語”“是否願意蒙古語授課”的問卷,家長和學生全部回答願意。2006年,在縣蒙古族中學招收蒙古語授課初中新生時,沒被錄取的學生及家長都痛哭流涕,表示寧可回家再複讀一年,也要上蒙古語授課班,場景動人。
(三)關於民族文化工作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現代化,帶來的是信息的高頻率交流,全世界如同地球村,經濟社會趨向一體化。麵對新的國際環境,在國家安全中,文化安全更顯出重要性、複雜性,更具有長久而深遠的影響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隻有保護並弘揚自己的核心文化,才能維護民族情感,保持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發揮民族優勢,才能自立自強,站在時代潮頭,處於不敗之地。由於民族文化在當代凸顯出來的特殊的重要性,黨中央才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戰略中,提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和改革開放、四個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杜爾伯特作為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突出抓好蒙古族文化建設,是國家所需,民族所需,時代所需。其中要做的工作很多,如果從蒙古語文工作的角度說,當前應十分重視以下幾方麵工作。
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挖掘、整理和弘揚工作。由於處在小聚居大散居的生活狀態中,人口與漢族相比偏少,比例差距很大,加之“左”傾思潮的衝擊和主流經濟、主流文化的影響,蒙古族文化遺產流失嚴重,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失嚴重。文化部門要製訂規劃,投入資金,組建專門隊伍,抓好挖掘、保護、整理工作,尤其對已納入國家和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的項目,要有計劃、有步驟地落實好保護和發展的措施。近幾年,縣文化係統整理出版了《杜爾伯特草原民歌》一書,開展了扶持農村“文化大院”工作,開展民族文化進課堂活動,組織蒙古族青少年廣泛學唱蒙古族民歌,參與馬頭琴、四胡、博根吉爾格熱、搏克等活動,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但對文化傳承人應出台優惠政策,采取特殊措施加以保護和培養。在縣歌舞團、文化館、博物館等窗口單位,應安排一些文化傳承人,一方麵在文化活動中彰顯蒙古族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麵在保護中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傳承。同時,應加強文化遺址文物的保護、征集工作,防止損壞、遺失。
二是廣播電視中的蒙古語節目要加量,要提質,要改進方式方法,擴大覆蓋麵。
三是文化窗口單位要突出重視蒙古語文工作。文藝表演、圖書閱覽、文博展示、群眾文化活動,都要增加蒙古語文使用含量。
四是社會用語要盡量加大蒙古語文的含量,並嚴加規範。街麵牌匾、街道名稱、鄉鎮村屯名稱、企業和樓堂館所名稱,都應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以利打造民族文化氛圍。有些蒙古族村屯、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時期改成漢語名稱的,應改回來。中省直部門和招商引資企業,應按照《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自治條例》和《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蒙古語文工作條例》的規定,在相關業務工作中,規範地使用蒙古語文。
五是群眾文化活動中使用蒙古語文是最好的普及方式,應多培養蒙古、漢語文兼通的專兼職文藝骨幹,帶動學唱、排練和演出更多、更喜聞樂見的蒙古語節目。
(四)關於縣蒙古語文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工作
蒙古語文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作為蒙古語文工作的辦事機構,應切實履行好全麵貫徹《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蒙古語文工作條例》的職責,製定蒙古語文工作計劃,綜合協調全縣蒙古語文工作。要檢查、指導各鄉鎮、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落實《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蒙古語文工作條例》的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困難,反映情況,總結經驗,不斷創新蒙古語文工作方式方法,促進全縣蒙古語文工作深入紮實、生動有效地開展。要定期將執法履職情況向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縣人民政府彙報,以便國家機關對全縣蒙古語文工作做出及時有效的指導和決策。當前要特別加強翻譯工作中的蒙古語文正音正字和縮寫略寫、名詞術語的規範化工作,要特別加強蒙古語文社會用語的規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