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生旅遊市場狀況調查(1 / 2)

工作研究

作者:劉亞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外出旅遊已成為人們休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大學生旅遊客源作為青年旅遊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潛力巨大。通過對大連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民族學院400名大學生的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旅遊市場從時間、出遊地、消費結構等方麵具有明顯特點。因此,從旅遊產品設計、消費結構引導、營銷手段創新等方麵開發大學生旅遊市場是當前旅遊業應該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 旅遊市場 現狀 開發

一 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市場的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水平和收入也在不斷提高,對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旅遊作為第三產業中重要的一部分,日益的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消費群體,平時的零花錢也在提高及大學生自身對旅遊的喜愛,則促使校園旅遊市場日漸活躍。但是,目前校園旅遊並沒有得到各大旅行社的重視,現在則屬於被邊緣化的一個群體,所以,通過本次調查力求尋找發展大學生旅遊市場的有效途徑。

二 調查方法和樣本分析

本次的調查采取的是問卷調查法,對在校大學生進行隨機抽樣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共400份,其中大連大學為150份,大連理工大學為130份,大連民族學院120份。男生比例占60%,女生占40%。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1.旅遊時間安排

從大學生旅遊時間安排上看,最多的大學生選擇了暑假,占總人數的48%,因為暑假正是夏天綠樹成蔭之時,風景為最佳,花費較少的費用,出遊的天數自己可以自由安排;選擇寒假出遊的人數是最少的,占總人數的7%,原因可能是冬天寒冷,旅遊景區少,再一個是與家人團圓和陪家人;選擇黃金周出遊的大學生占總人數的30%,因為黃金周的節假日較短,黃金周出遊的人太多,價格貴,在費用方麵花費太高,交通擁擠,大部分學生選擇了在校學習或回家;選擇雙休日出遊的大學生占總人數的15%,方麵由於大學生的課業比較重,一般他們會利用雙休日來進行複習或學習新的知識,一方麵部分大學生利用雙休日出去做兼職或參加各種活動,另一方麵出遊有時間限製,回來沒有時間休息和調整身體。在校大學生有充裕的自由支配時間,這也使他們在出遊安排上體現了較大的隨意性,而不僅僅局限於旅遊高峰期的國家法定節假日。並且大學生作為一個集中的旅遊群體,旅遊決策易受同學或朋友等相關群體影響,體現出很強的從眾心理。

2.出遊地點選擇

經過調查大學生喜歡出遊的地點,結果證明大部分大學生喜歡自然風景區和曆史古跡。此次調查出遊目的地選擇最多的是自然風景區,占總人數的50%,說明現在的大學生更願意與大自然親近,體驗大自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選擇了曆史古跡,占總人數的25%,紅色革命區占總人數的受15%,此兩點表明現在大學生對國家曆史古跡和紅色革命區還是相對了解和支持的;反而海濱城市區和民俗風情區不大大學生的喜愛,分別占總人數的5%。

3.出遊次數

通過調查問卷得出的結果按平均計算,大學生一年出遊次數為1次的占20%;2~3次的占60%;4~5次的占15%;6次以上的占5%。大多數的學生平均每年出遊的次數為2~3次;少數的大學生一年出遊1次或4~5次;而每年大學生出遊6次以上的幾乎沒有。

4.出遊意向

從旅遊意向上看,大學生表示很喜歡的占總人數的25%;比較喜歡的占總人數的45%;一般喜歡的占總人數的20%;不喜歡的占總人數的10%。通過調查,現在的大學生對出外旅遊還是有很大的熱情和向往的

5.出遊目的

通過本次400份的問卷調查,大學生出外旅遊的目的也是多樣化的,釋放心情、緩解壓力占總人數的45%;遊曆、欣賞風景增長見識占總人數的15%;鍛煉身體培養獨立能力占總人數的5%;找同學和熟人玩占總人數的10%;交朋友增強交際能力占總人數的5%;了解各地文化占總人數的15%;其他占總人數的5%。

6.旅遊消費狀況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外出旅遊的消費水平在300元以下的總人數的30%;300~500元之間是最多的,占總人數的60%;500~700元的占總人數的7%;700元以上的占總人數的3%。在這些數據相比之下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學生所能接受的和所能消費的水平都是比較低的。原因是:基本都是家庭資助旅遊,家庭資助少,學生還要把生活費給扣下;中國的大學生在外做兼職的少,在外做兼職的學生收入也少,這也對大學生生活消費水平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