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傳奇影視公司副經理李宗息。”一間咖啡廳裏,一個中年人對陳超致意。
“你好!”陳超淡笑著回應。
這人還算有禮貌,從自我介紹中就能看出此人辦事喜歡幹淨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做事一絲不苟。
“這就是我們最小的華國影帝天寶,哇!可愛極了。”李宗息奉承一句。
天寶隻是笑笑,也不說話,很懂事乖巧地坐在一旁,該幹嘛的幹嘛。
“我們可以談談了嗎?你們想怎麼合作?”丁旺並不想浪費時間。
“好的!我的方案很簡單,分成的話,按照市場份額來分配,我們傳奇影視公司出宣發費用,要百分之十五的電影票房。”李宗息簡明扼要地闡述。
陳超低頭沉吟,這個要價不算離譜,也可以說非常離譜,因為電影院加稅務,還有專項資金,以及院線的抽成一般固定化百分之五十七左右,片方百分之四十三,要知道11年的時候,《金陵十三釵》的製片人張韋平硬是要將這一比例抬高到百分之四十五,鬧出了“八大院線聯合抵製”的事情,就可窺一斑,分成基本是固定化的。
而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三,發行公司如果抽掉百分之十五,那麼陳超隻剩下百分之二十八,將近成本四倍的票房,他才能回本,也就是說,需要六千五百萬人民幣票房,他才能回本,這不離譜,什麼叫離譜?
可發行方抽取百分之十五票房多麼?也不多,最重要是看發行公司用了多少宣發資金,如果隻是一百萬,就抽取百分之十五,確實是多得離譜。但是如果是拿出電影製作成本價一千六百萬人民幣,隻抽取百分之十五,簡直良心到不能良心。
“我想知道你們宣傳價位是多少?”陳超問出了問題的關鍵。
“保底五百萬,可以簽到協議裏。”
陳超笑了,什麼幾巴玩意保底,也就是五百萬的宣發費用,卻要百分之十五的票房,這不是擺明了去搶嘛!他可是一千六百萬的製作成本,抽取才百分之二十八的票房,誰虧誰賺,一目了然。
“我說句實話,我寧願影片爛在我手裏,也不會與你們合作。”
李宗息似乎並不意外,絲毫不覺得臉紅,“那你的意見呢?”
陳超淡淡地說,“按照成本比例來分成,你出五百萬,總成本也就是兩千一百萬,你最多拿百分之十,我方拿百分之三十三,這就是我的方案,最誠摯的方案。”
“這不可能,降低五個百分點,老板會殺了我的。”
兩人扯皮,誰都不願意讓步,最終陳超失望了,這麼一個公司,不值得他長期合作,何況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好吧!我想知道你們排片保底是多少?”
華國電影,排片可以決定一切,所以強大的發行公司,無疑是占便宜的。
“我們隻能保證百分之五的排片,因為你也知道,一部電影的口碑很重要,上座率轉化率,隻有把百分之五排片填滿,我們才有底牌去影院談判,最重要的一點,我們也拿出五百萬的保底宣發費用,自然會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