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際的山脈,高不可見的山峰,盛夏時節山頂也點綴著點點白色。巍峨,雄偉,壯觀,浩蕩……真正看到昆侖的時候,孟想已經找不到什麼詞語來形容了。
“天地如此廣闊,人卻如此渺小。”半餉,孟想終於憋出這麼一句感歎。
昨天晚上,孟想和李鈺就到了格爾木市,休息了一晚。今天一起床,就租了一輛車向著格爾木市區南160公裏的昆侖山口駛來。1點鍾左右,終於來到了昆侖山口。
政府1990年推出昆侖山道教尋祖旅遊線路。1992年以後,來自世界各地登昆侖、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炎黃子孫組成的尋根團多達上百個,有的台灣同胞連年在昆侖山修煉,每年達數月之久。後又帶家人進山朝拜,並投資興建祭壇,十分虔誠。因此在昆侖山口下形成了一個村落,供遊人休息。
一進村子,孟想就跑到昆侖山口標記碑下。(昆侖山口標記碑分為主碑、副碑、陪碑、雕塑、底盤五部分,材質為漢白玉。主碑高4.767米,是昆侖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崗岩塊石砌成9.6平方米基礎,象征她屹立在祖國960萬平方公裏的堅實土地上。)用手機猛拍了一陣才罷休。
將行禮寄存在一位村民家中,“我們接下來到哪去啊?”孟想問道。
“我怎麼知道。”李鈺雙手環抱於胸前。
“你…”孟想用手指著李鈺,半天沒說出話來。
“還好我聰明,就知道你靠不住。”孟想得意洋洋的掏出一本《昆侖景點介紹手冊》。“跟我走吧,今天我心情好,不跟你計較。”孟想拿著手冊翻閱起來。
“本小姐會不知道,要不是…哼。”大小姐在心裏嘀咕。作為一個在昆侖山生活時間比在家時間還長的半個土著,我們堅信她隻是為了給孟想找麻煩,而不是不識路。
(王非:“好像聽董事長說過大小姐是路癡,應該不會是真的吧。”)
“景點還真不少,去哪個好呢。黑海,昆侖河的源頭,傳說中的瑤池。野牛溝的壁畫,昆侖不凍泉,玉虛峰,玉仙峰,地獄之門……好像都不錯,先去哪個好呢。”想了半天也沒個主意的孟想隻好拉住一位附近的村民問道“老鄉,離這裏最近的景點是哪個啊?”
估計是這種問題被問得多了,老鄉不假思索就道:“玉仙峰,從我家往……”好心的老鄉連怎麼去都說了出來。
在小冊子上一陣標記後,孟想忙對老鄉表示感謝。老鄉擺擺手,表示沒什麼。
“走吧。”也顧不得吃飯就帶著李鈺就衝進山中。
時空分割線“再往前該往哪走啊?”“你問我我問誰啊,再說路可是你問的,又不是我問的。”“什麼,你不是導遊嗎?”“導遊怎麼了,哪條法律規定導遊就一定得知道路的。”“你……”
昆侖山上,某一不知名小路上,一男一女正在爭吵。正是迷路的孟想和不認路的李鈺。
“大姐拜托你別鬧了,我不玩了,下山總行了吧。”孟想可憐兮兮的哀求。
“我沒鬧。”李鈺的聲音小的比蚊子大不了多少。
孟想覺得有點不妙,把手一伸對李鈺說道“把你導遊證拿來看看。”
“我沒帶,就是帶了為什麼要給你看。”李鈺遮遮掩掩的神態讓孟想的心頓時涼了半截。
“王非,你給我找的什麼導遊啊。”孟想仰天長呼。
呆了一會,孟想道“把你手機拿來。”
李鈺皺了皺眉道“幹什麼?”
“求救啊,你豬啊你。”孟想快要抓狂了。
“你才是豬唻。”李鈺伸手在包裏掏了一會,不好意思的說道“以前的叫我給扔了,新的還沒買呢!”接著把頭一揚。你怎麼不用你自己的,省錢也不帶你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