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母女夜話(2 / 2)

劉誌斌見母親看得這麼認真,莞爾一笑,說:“娘,我綉的不好,讓您老人家見笑了。”

馬玉華臉色越發溫和,說道“誌斌,你綉的真好,這荷花。這荷葉,真好看,像河裏長的一樣。還有這對鴛鴦,跟活的似的,這鴛鴦繡的特別好。看來,我閨女長大了,有心事了。真是女大不中留哇,你該嫁人了。”

劉誌斌聽了母親的話,臉一紅,害羞地說:“娘,看你都說些啥呀,是取笑我吧。”

馬玉華拉女兒坐下,認真地說:“誌斌,娘不和你說笑話,娘是和你說真格的。今天你小叔來了,是給你提一門親事。”

劉誌斌一聽母親說自己的親事,臉更紅了,囁嚅著說:“娘。”

馬玉華看女兒這般模樣說:“這怕什麼?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人都是這麼過來的。你也不用害羞,你都二十三歲了,早就該出嫁了。”

劉誌斌輕聲說:“娘,我不嫁,我舍不得你。”

馬玉華聽女兒說這話,母愛頓時複蘇了,愛憐地說:“好閨女,別說傻話了,哪有女兒在家裏呆一輩子不出嫁的?其實,娘早就想把你嫁出去,隻是娘不想把你嫁給鄉下人,想把你嫁給城裏人,當官的,可一直沒有合適的,所以,就一直拖到現在。”

劉誌斌聽母親這麼說,也不好說什麼,其實,她的心裏並不在乎是鄉下人還是城裏人,是平頭百姓,還是官宦人家,隻要人好,能和自己相親相愛就心滿意足了。

馬玉華見女兒不說話,就繼續說道:“今天,你小叔提的人家還不錯,是城裏人,這個人叫肖春陽,是縣裏的稅務局長,三十多歲,家裏生活不錯,雇個老媽子。他老婆五年前得病死了,家裏有一雙兒女。”

劉誌斌聽了,覺得不可心,說:“娘,他有孩子,死了老婆,這恐怕不好。”

馬玉華有點兒不滿地說:“這點也沒什麼,和他是個當官的條件比,不是遠去了嗎?你一個鄉下女子嫁給一個城裏當官的,不知多風光咧。有吃有喝,嫁過去,就是官人的太太,不比嫁個土老冒做老婆強百套?”

劉誌斌還是覺得不稱心,說:“我不在乎當不當官,我也不在乎窮富,隻要人好就行。”

馬玉華聽女兒這麼個標準,很是失望和生氣,說:“你啊,真是沒見識,一點兒也沒有眼光,真是傻瓜,窩囊。”

劉誌斌見母親有點兒動氣,不由得有點兒畏懼,但是想到這是一輩子的大事,還是鼓起勇氣說:“娘,他比我大十多歲,又有兩個孩子,恐怕——”

馬玉華聽女兒不順從,不由得怒氣頓生,嚴厲地說:“他比你大十幾歲,怎麼啦?大點兒好,知疼知熱,比那毛頭小夥子有心,聽說他怕以前的老婆,也就能怕你,心疼你,能對你好。至於兩個孩子,都小,能掀什麼大浪?還不是你說了算?你就別再挑毛病瞎擔心了。”

劉誌斌見母親真的動氣了,不再言語。

馬玉華又加重了語氣說:“這婚姻大事嘛,從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裏有自己做主的?你就聽娘的,別再囉嗦了!”

劉誌斌聽了母親的話,看了母親的神態,知道母親心意已決,自己說動不了母親。她知道,家裏一向是母親獨斷專行,一手遮天,連父親都奈何不了母親,自己又能怎麼樣呢?況且她沒有讀過書,一個大字也不識,從生下來就在這落後閉塞的鄉下長大,沒有見過世麵,更沒有接受過新事物,受的是封建主義的教育,也隻能受治於人,更何況是自己的母親?

劉誌斌見事已至此,隻好說:“是,娘,就聽娘的吧。”

這一答應下來,劉誌斌雖然對這門親事不滿意有些擔心,但是她萬萬不曾想到,從此,她就跳入了火坑,演繹了長達四十多年的人生悲劇!

而她的丈夫則是悲劇的製造者,她本身是悲劇的主人公,她的兒女七人就成了悲劇的受害者。這一人生悲劇直到他們去世才得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