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

寫宿桐廬江的夜間景色和旅途的孤寂情懷,憶舊也是從這種心態下引出來的,並同時誘發鄉思,將自己的愴懷寄給朋友。

留別王維

——孟浩然

寂寂競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隻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譯詩】

客居求仕,這樣地無聊,這樣地寂寞,我還要等待什麼?天天白忙,一無所獲。空手回到孤寂的寓所。本想歸隱山林,尋找佳境,又因與故友離別,深感惋惜。居高位者,請能寬待我?世上知音,稀若晨星。我還是獨守清冷寂寞,回到故園,緊閉門戶。

【鑒賞】

與好友王維告別,準備要離開長安了。既然在京求仕不成,因而充溢著對“當路誰相假”的憤懣,沒辦法隻好回鄉用“欲尋芳草去”來自我解嘲。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詩】

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州,夜幕降臨,遊子的心一片惆悵,廣袤的郊野,綿延著天際,遠遠望去,地上的大樹,仿佛長在天上,江水多麼清澄,水中的月亮,就在我小船的近旁。

【鑒賞】

時作者正在吳越漫遊,這首詩寫黃昏時泊舟唐建德城的景象。妙趣在三、四兩句,放眼望去,遠處的曠野使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還低矮,天上的月亮映入清江就在舟中的人旁,唯詩人靈敏的藝術感覺才能這樣觀察入微,所見的美景也處處隨人的感覺在流動。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詩】

酣睡的春天,不覺天色已曉,處處聽到鳥雀在啼叫,夜裏的聲聲風雨,不知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鑒賞】

隻是很平淡地敘述出一種自然的感覺:春眠夜短,氣候和暖,如果不是因為鳥聲吵鬧,還不知道醒來。鳥啼說明天已放晴,讓人聯想到草木更加生機蓬勃,因而又感慨昨夜的風雨聲,被打落的花不知有多少!意境深,語言又非常淺近,是千百年來幼兒都能背誦的一首好詩。

餞別王十一南遊

——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譯詩】

我遙望著你的小舟,在浩渺的水煙上漂浮。揮手向你告別,手巾已被淚水濕透,你像雲中高飛的小鳥,我已望不見你的蹤影。麵對寥寂的青山,我枉然一片癡情,浩浩蕩蕩的長江,載著你的帆船遠去。到那落日輝映的五湖,你可飽賞春日的美景。又有誰能看見,我孤孤單單佇立小洲上。眼望開著小花的白茲,心中充滿相思的惆悵。

【鑒賞】

送別詩在唐詩中占很大比重,且有不少是以寫江上風光取勝的,這首詩也一樣。尤其以中間兩聯出語自然,竟境深遠。開頭和結尾緊扣“送別”,依依眷戀,愈轉情深。

尋南溪常道士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

白雲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譯詩】

我尋他一路走去,莓苔中現出足跡。白雲浮進水中的小洲,芳草遮住了緊閉的屋門。我觀看雨後的蒼鬆翠柏,又循山路走到水源頭。溪邊的花草通禪意,麵對你們,你不再需要任何言語。

【鑒賞】

本來是去尋訪常道士的,但似乎並沒有遇見,隻是來到他隱居的地方,看著溪花就已經領略了禪意,彼此不必再言傳了。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譯詩】

新歲新年,思鄉心更切,我獨自在天涯,泣流傷心淚。年紀老大,還屈居人下,春又歸來,我還不曾回家。山中猿猴,朝夕與我做伴。江邊的柳樹,與我同領水上的風煙。我就像當年的賈誼,不知還要沉默多少年。

【鑒賞】

這一首是在新年這一特定的時刻裏寫的,自然倍加深切,更何況宦途失意,被貶到這偏僻的南方,很自然地就將自己和賈誼聯係起來了。

彈琴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鬆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譯詩】

七弦琴聲,多麼清幽,靜靜地聽聲響,如同風吹鬆林。我格外喜愛,那悠美的古調,可如今,已沒有幾人喜歡彈奏。

【鑒賞】

從彈古調而引起對世俗的感慨!既歎知音稀少,又感生平失意是因為不合時宜,和秦韜玉的“誰愛風流高格調”有相同之感。

穀口書齋寄楊補闕

——錢起

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

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譯詩】

泉水繞著我的茅舍,霞光映照帷幔般的薜荔。新雨過後青竹更蒼翠,夕陽餘暉中山色添秀美。

悠閑的白鷺早早棲息,秋日的花朵遲遲不凋謝。家僮掃淨滿是鬆蘿的小徑,早與故人相約,隻等他如期來臨。

【鑒賞】

這樣一處絕好的隱居之所,讓人心生羨慕和向往。把雨後的景色描寫得如此幽美和富有情趣,真是美不勝收。

遣悲懷(三首)

——元鎮

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複營齋!

【譯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