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思考
教研探索
作者:楊思變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科技的應用,使成人教育領域在各方麵產生了深刻變革。教學模式由原來比較注重理論教學轉化為注重應用實踐,轉變過去學識考試測評向注重學員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測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轉變。因此電大教師的素質麵臨著全方位的挑戰,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的角色地位也具有了全新的內容。本文結合電大教學實際,從《基礎會計學》課程性質與要求出發,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結合教學的實踐,提出了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基礎會計學》,教學模式,實踐,思考
電視大學作為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開拓者與實施者,其突出特點是:教育真正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製,受教育的對象擴展到社會大眾;既可提供學曆教育,又可提供在職培訓和繼續教育;同時有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為學習者提供更多選擇,學習方式更為方便靈活,所以電大遠程開放教育能為廣大社會成員所接受,為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由於計算機網絡技術普及,遠程網絡教育的形式對邊遠貧困山區高等教育大眾化產生深遠的影響,使電大成人教育領域產生了深刻變革。教學模式由原來比較注重理論教學轉化為注重應用實踐,轉變過去學識考試測評向注重學員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測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轉變,因此電大教師的素質麵臨著全方位的挑戰,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的角色地位也具有了全新的內容。作為電大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自己既是實踐者,更是研究者,應在教學模式改革探索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經過實踐、研究、再實踐、再研究,逐步形成一套為學員廣為接受乃至喜歡的教學模式。下麵就對《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電大《基礎會計學》課程性質與要求
《基礎會計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專業課程,其教學目的是使學員了解會計的基本理論,初步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時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今後從事經濟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從《基礎會計學》知識結構體係來看,其教學內容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理論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會計基本理論及技能、會計業務、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核算、會計報表等。實踐教學包括:會計模擬實習與形成性考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使學員具備的專業能力包括以下三個方麵:(1)基本理論能力,熟悉會計學基本理論和操作流程,為後續專業學習打下基礎;(2)自主學習能力,主要是個別化學習能力,掌握自主學習後續專業知識的方法與手段;(3)專業實操能力,掌握會計業務實操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能基本勝任會計實際工作,為後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拓展與延伸做好準備。
自1997年春開始,筆者就《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探索總結,在遵循遠程教學理論和傳統的教育規律的前提下,結合課程特點和學員實際情況,突出“以學員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導學為輔”的新型教學關係,以學員的能力提高為目標,以學員的學習效果為切入點,全麵優化教學環節,不斷總結提煉課程實踐,歸納課程教學模式,並在課程教學輔導中予以實踐,並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基礎會計學》課程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問題
在《基礎會計學》教學實踐中,發現該課程實際教學輔導經常與教學目的要求相背離,主要存在: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手段落後;考評體係不盡合理;不重視實操能力的培養等問題,因而不能滿足培養實際會計人才的需要和經濟管理人才綜合素質提高的要求。因此通過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方法等進行改革,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和增強學員的專業技能能力、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實踐應用能力的目的。
(一)傳統教學模式忽略學員的群體差異
由於電大開放教育的學員來自社會各個層麵,方方麵麵的差異是這一群體的主要特征。在學習《基礎會計學》的過程中,由學員的群體差異導致的學習效果上的差異表現的更加突出。因為《基礎會計學》是一門應用性課程,也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它集教學理論與實踐於一身,是會計學專業的入門課程,因此其重要地位在會計專業教學中是不言而喻的。而據新生入學調查:入學前接受過中等教育會計學基本知識與原理的學員約占10%,但一些中專技校或職業中學的學員所學的會計學基本知識與原理並不係統、不紮實,沒有經常接觸實操,操作方法遺忘得差不多。從總體上看約占90%新生都沒有接觸過會計學基本知識與原理,更談不上會計操作實踐,可見學員學習起點這一群體差異非常明顯和突出,而傳統教學模式忽略這一差異,針對性不強,勢必導致學習效果的差異突出。因此在現代開放教育中對《基礎會計學》的教學模式改革,必須圍繞構建起學員個別化自主學習的模式是課程改革探索的關鍵。
(二)課程傳統考核方式不利於專業技能的提高
不可否認,傳統的課程考試方式曾經為篩選人才發揮過應有的作用。過去傳統考試內容始終停留在較低的學識層次(理解、記憶),忽略對學員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已知知識轉化為技能能力不理想,測評考試的效果差。但在目前形勢下傳統的教育觀念和考核模式顯示出較大局限性:考試主要考察學員對知識的記憶而不是運用知識的能力;考試題類也多是隻有一個答案,不利於考察和訓練學員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考試不注重考察學員處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不利於考察學員理論聯係實際的能力,這既不符合現代信息時代的能力要求,也不利於學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受傳統考試方式這一“指揮棒”的影響,教學方式多以“應試”為核心,目前許多電大多采用以教師為主體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不利於調動學員主動性,也不利於提高專業技能和培養學員的創新精神。對於《基礎會計學》這門課,由於會計改革的深入變化,對課本中的一些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要深化理解,這更需要老師與學員共同去探討、去發展,因此應采用更為開放的教學模式,而不應一味遵循這種單向灌輸的封閉式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