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塔山是西河鎮養殖場經理,是《年前年後》中劉大肚子式的企業家。《分享艱難》不像《年前年後》那樣鄙夷劉大肚子,那樣以否定性的視角描寫他對社會關係的衝擊,而是將他寫為一個“現實”。
孔太平和洪塔山之間建立了一種新型關係。孔太平來西河鎮任職四年,政績主要有兩個:一是集資建了一座完全小學和一座初中,二是搞了這座養殖場。洪塔山經營的這座養殖場提供的稅收占全鎮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孔太平是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羅群(《天雲山傳奇》)、穀燕山(《芙蓉鎮》)、金東水(《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他體現著務實派在九十年代的現實裏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所做的探索。
探索在將我們的社會生活的中心轉移到建設上來的一二十年後,社會獲得了長足發展,也遇到了不少新問題的今天,如何仍然堅持通過“建設”解決這些問題,使社會繼續向前發展。孔太平開誠布公地說:“正確路線不能當飯吃,不能當錢花。”“小鎮裏政治上是出不了什麼大問題的,考核標準最過硬的是經濟,經濟上去了就是一好百好。”於是,他與洪塔山建立了一種以稅收為主要內容的“經濟”關係。
洪塔山在小說中引起的爭論源於他和他的幾個客戶的“黃色案件”。這幾個客戶因嫖娼被抓,孔太平不違犯“原則”,不采用讓客戶賄賂派出所的辦法,而是使用互相感化的連環套:讓客戶來災區接受“教育”,受到感動,表示“愛心善心”,每人捐一萬元錢幫助災民重建家園,並以此來感動派出所的黃所長。孔太平不保洪塔山的經濟問題,認為如果有經濟問題,保他反不如抓他,免得好好的一個企業被他搞垮了——黃所長從中看出孔太平是一個“清官坯子”。洪塔山強奸了孔太平的表妹田毛毛,孔太平在感情上願意依法將洪塔山處死。聽黃所長說洪塔山還不夠死罪,孔太平便又回到了現實,理智促使他為幾萬百姓的生計而不得不去保護洪塔山。孔太平的苦衷感動了舅舅一家,他們決定不告姓洪的了,“讓他繼續當經理,為鎮裏多賺些錢,免得大家受苦”。洪塔山也受到感化,賣了桑塔納,拿出十幾萬塊錢給鎮上發工資。一個孔太平所期望的更大的連環套形成了。
隨後,洪塔山為西河鎮做成了幾筆生意,還搞回了幾項來料加工的產品,鎮裏的經濟情況眼看就能好起來。
孔太平身上體現的“哲學辯證法”就是“現實主義”。他不把現實的社會關係看成“理想的”關係,而看成“現實的”關係。他不依據理想的“真、善、美”把洪塔山們看成“假、惡、醜”。他對他們的劣跡恨之入骨,可又不把他們看作一成不變的“壞人”。他相信他們的身上也有“良知”。他調動他們的良知,讓他們做出善舉,抑止惡行。他對他們有限的認同是“和而不同”。
孔太平所倡導、建設的社會關係,非鬥爭而重調解。這種通過調解建立的社會關係,是一種合作關係。合作中,需要某個人、某一局部做出些讓步、犧牲,“分享艱難”,共渡難關,以求在整體上獲得發展。
談歌(1954~)的《大廠》(1996)與《分享艱難》情節主幹相似,描寫呂建國廠長為了全廠職工的利益不得不請求公安局陳局長放出嫖妓而被拘留的客戶,以及國有企業的艱難,工廠幹部和群眾共度難關的現實,表明兩位作家對同一現實獲得了相似的體驗。《大廠續篇》(1996)
描寫呂建國廠長領導的兩千多人的紅旗廠瀕臨倒閉,章東民廠長領導的原本隻有幾十人的環宇廠蒸蒸日上,而在兩廠合並時,章東民到底做出讓步,答應在兼並紅旗廠的同時,接受紅旗廠的所有成員。作品表現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工人的關懷,對“人”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