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煮熟活嬰(2 / 3)

哪兒來的嬰兒?付援朝心裏嘀嘀咕咕,忽然間,他想起一個地方,不由得心裏噗通通的一陣狂跳。

除非是那個地方,隻有那地兒才有。如果說袁達才啃食的真是嬰兒,那這嬰兒的唯一來源也隻有那裏。如果這個假設是真的,付援朝想都不敢想。

天色大亮,雨卻沒有停。

這場夏日的暴雨在天地之間編織出一道變幻無常的灰白色雨幕,鋪天蓋地的橫掃而來,夾著風聲,打得人臉上生疼,讓人在雨幕中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

付援朝帶著甘十和七八個社員,披著蓑衣鬥笠,沒有奔向萬豬場,而是去了另一個地方。

二道橋!

二道橋,也叫反修大橋。之所以取名叫二道橋,是因為這座橋的上遊還有座橋,叫關帝廟橋,也叫解放橋。

這條河流也因此被叫做關帝廟河,河水的來源就是龍泉山合著老君山上流下來的那些山泉水。

付援朝之所以趕緊帶著社員去求證一件事,是因為這件事情太重要了,關乎袁達才煮食嬰兒事情的真假。

付援朝為什麼沒有馬上趕往萬豬場?付援朝考慮的是下那麼大的雨,路很難走。就算趕到萬豬場了,那袁達才還會啃著嬰兒腿等他們來抓?怕早就把鍋洗幹淨了。

所以付援朝鐵了心要先搞清楚一件事,就是去二道橋看看,去看看那些東西還在不在!

看什麼?什麼東西?

死嬰和死胎!

說白了,二道橋河邊那片河灘地,就是五指公社專門埋死嬰和死胎的地方。

1959、1960年代,很多大人都活不下去,有些嬰兒也就自然夭折了,還有那些生不下來的就直接打掉。

如何處理這些死嬰和死胎?那時候不像現在這麼複雜,一些偏僻的公社衛生院就是請個人把這些死嬰或者死胎直接給揀出去埋了。

但埋死嬰、死胎這活兒,一般人都不願意接。不僅不願意做,見了揀埋死嬰、死胎的人還都想躲遠點。因為怕沾染晦氣,也怕去找埋的地方。

怎麼辦?隻有找人,找願意做這個事兒的人。

找誰?誰願意做?

‘屍娘子’袁素芳!

袁素芳就是專門負責埋死嬰的這樣一個人。

袁素芳,44歲,本地人。除了死者袁達才而外,是本案中最具詭異色彩的一個。

袁素芳曾經是五指公社唯一的一個女法師,以前社員家中誰家建房上梁看方位,死人歸葬看風水,都會找她。但解放後袁素芳就洗心革麵再沒做過法事。袁素芳和袁達才有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年齡相仿,孑然一身。

當時找袁素芳的衛生院長其實心裏也有點忐忑,怕袁素芳不答應,奇的是袁素芳沒有任何猶豫,一口就應承了下來。而且眼睛一閉就說這些死嬰和死胎應該埋在關帝廟河二道橋下麵那片河灘地上,方位朝西。

袁素芳唯一提了個條件,說自己力氣小,挖不動坑。要求每次埋人的時候,來三個結過婚的男社員幫忙挖坑,其它的事情就她自己做了。

所以付援朝記得,就是前天。自己剛安排過三個社員,陪‘屍娘子’ 袁素芳去二道橋埋人,當然這幾個社員中間沒有甘十。後來社員回來還納悶說,這次怎麼死這麼多?五個餓死的,兩個打掉的!

袁達才難道把埋掉的死嬰又挖出去煮了?

順著河邊一路小跑的付援朝,看著關帝廟河裏越來越大的水勢,不免憂心衝衝。

“要漲大水了,你們幾個走快點。”

坑,一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