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帶著麾下兵馬一路直衝上守禮門,守禮門是儀門,隻有幾根門柱子。在這沒遇到任何抵抗,不過尚雲的兵馬已經發現他們了。
過了守禮門,便來到了歡會門,此刻歡會門一側的城牆已經被火藥給炸開了一個巨大的豁口。
放崩法是明末時期常用的一種攻城手段,明末火器發展迅猛,火藥早已深深介入戰爭之中。放崩法便是火藥在攻城戰中的一種運用,攻城一方事先在遠處測好方向與距離,然後派雜役、夥夫、兵卒等挖掘地道,待到挖掘到城牆下麵的時候,再在洞裏埋伏好大量的火藥,引爆之後,便能炸塌城牆,然後城池被破。
有了這個放崩法之後,從此守城的一方就從優勢變為劣勢一方了!還有火炮更多的運用在攻城上之後,明末的城池一般都很難守住了!
明末清兵南下,能很快攻占大片的城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城池守不住!矛與盾的發展,在這一時代被矛給領先了!堅守的城池,往往糧食、武器、人心、士氣、兵力都足夠,就是守不住!再高再厚實的城池,十幾門紅衣大炮晝夜猛轟,在加上放崩法的輔助,統統都堅守不下來!隻有兩個地方的城池除外,一個是贛州,一個是大同,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而且這些堅守的城池,清兵攻下來以後都會屠城!屠著屠著,大家就不敢守城了,清兵一來,馬上投降!清克明並不是一兩個簡單的原因就能概括的了的,它是一係列複雜因素的組合的結果,包含著無數的巧合與必然因素。不過曆史並沒有所謂的天命,曆史隻有一條規律,那就是社會要發展、要前進!期間可能會重蹈覆轍,可能會迂回反複,但它的大方向隻有一條,那就是前進!而這也是陳明施行反清複明大計的最大綱領!
不過放崩法也不是萬能的,對地勢低的城池用放崩法,隻會掘出一坑道地下水來,而且明末時期數學水平並不高,物理學的老祖宗牛頓還在喝奶。挖坑道都是肉眼過估計,坑道挖的近,別人守城的也不是傻子,肯定出來搶你坑道,要是挖的遠,距離又不好估計,最後大量火藥埋下去,放了個啞屁,崩了點城牆縫裏的灰塵,那就太尷尬了。
不過尚雲用在首裏城的放崩法成功了,因為首裏城的地勢較高,沒有地下水脈,二一個估計守城人員不足,膽子較小不敢出城搶坑道,並且他們地處海外,還不清楚這一戰法的厲害之處,最終導致首裏城陷落。
陳明帶著大軍衝到缺口處,發現那缺口處已經零星堆積了一些障礙物,障礙物後麵隱隱綽綽,看得出來有些人馬在後麵防守。
“弓箭手放箭掩護,風兄!你帶著盾牌手,上前去衝開缺口!此次能不能救下尚豐王,就全靠你了!”
“喏!”夏秋風領命而去。
“放箭!”
咻!咻!咻!
一波箭雨過去,嚇得缺口裏的那些叛軍不敢露頭,夏秋風趁此機會,帶著十幾名盾牌手衝到城牆豁口處,正準備趁叛軍不敢露頭的時機,推開擋住豁口的障礙物,可就在這時他突然發現裏麵冒出大量白煙,並且有火藥引線引燃的嗤嗤聲。
夏秋風臉色大變,吼道:“火銃!”說完閃電般蹲下身子,將盾牌護在身前。
砰!砰!砰!
一陣火銃齊發,這麼近的距離,陳明安排的盾牌手,雖然都舉著雙重盾上去,還是有一半的盾牌手,被火銃連人帶盾牌給噴成了破爛。
“風兄!”城牆豁口突然冒出一大群火銃,把陳明的冷汗嚇得飆了出來。
夏秋風擎著手裏的半塊盾牌,背後的冷汗瞬間打濕了衣服,不過這也將心高氣傲的夏秋風的怒火給激了出來,夏秋風猛然站起,助跑兩步,蹬著豁口處的城牆,翻過中間的障礙物,舉刀就往躲在障礙物後麵的人群中砍去。
躲在障礙物後麵的叛軍此時被濃煙所嗆,正在掩住口鼻不住的咳嗽,哪成想衝天而降一個猛男,舉刀就往他們頭上劈了過來,幾名叛軍反應不及,丟掉了性命,接著夏秋風舉著半塊盾牌,頂在前麵,將叛軍逼退了城牆豁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