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隻要提到這個名字就讓人想起那些俄國最偉大的詩人、作家以及作曲家:普希金、杜斯妥也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十九世紀對聖彼得堡的富有階級來說是段黃金歲月。那是一個充滿了芭蕾舞和舞會、藝術和文學、茶和魚子醬的世界。

這段黃金歲月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來臨而結束。工人階級的不滿愈來愈高漲。1917年時,共產黨來了並向人民保證和平與繁榮。

聖彼得堡在1914年變成彼得格勒。人們想為這個城市取個俄國名字。十年之後,這個城市的名字又改了,這一次叫做列寧格勒。然後在1991年,列寧格勒的居民投票恢複了此城最初的名字。有些人徹底反對改名字,有些人認為名字改得太快了。他們說老舊的蘇維埃列寧格勒已不再是十九世紀文學作品中的聖彼得堡了。

那麼,到底聖彼得堡是什麼呢?在共產黨結束執政後的令人困惑的情形下,沒有人真正知道這個答案。那種安靜卻又呆板的蘇維埃式的尊嚴已經成為過去了。共產黨的標語被換了下來,代之以俗氣的廣告。那些四方形、沒有品味的攤子出售糖果和香煙。至於穿著呢?嗯,什麼樣式都有。每個人都想要有點與眾不同。但是許多人仍然不知道自由的真意為何。在過去數年裏,個人犯罪率一直在不斷地上升。

但是,盡管如此,你還是可以找到一些這個城市過去的輝煌。站在維絲利瓦斯基島的西端,右邊是優雅的冬宮,是沙皇從前的住處。它那淺藍色的外牆和白色古典的園柱,使它成為大概是聖彼得堡最優雅的建築物。它裏麵有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之一: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在裏麵,長達20公裏的藝廊收藏了數千件的藝術作品。朝你右肩後方看去,聖以撒大教堂巨大的金製圓頂伸入了天空。你也會了解,為什麼聖彼得堡又被稱為“漂浮的城市”。站在那裏,幾乎完全被水環繞,你可以看見這城市四十二個島嶼中的四個。

過了橋轉到冬宮的後麵,巨大的冬宮廣場中間豎立著亞曆山大圓柱。它是為了紀念俄國和拿破侖交戰的勝利。這個六百五十噸的花崗石圓柱底部並未以任何方式固定,底部也無任何支撐。自1832年被豎立起來之後,便一直站立在那裏。

繼續走到納瓦斯基街,這座老城的中心。在你悠閑地漫步的時候,讓人群從你身旁匆匆走過。欣賞那些在橋上和圓柱上,門口以及窗戶上麵的精致雕刻。穿過運河,走過較小的皇宮以及其他的古典建築物。讓你的眼睛飽享淡籃、青綠、黃色和粉紅色。

花些時間漫步於喀山大教堂裏巨大的棕色圓柱所圍成的半圓形。或者,如果你喜歡俄國樣式的建築,穿過馬路沿著運河走一小段路,就是複活教堂,正位於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在1881年被暗殺的地方。

離開市區往彼得城方向遊覽,一嚐古老皇宮富麗堂皇的風味。彼得大帝於十七世紀末到法國遊覽了一趟後,他決定要為自己蓋一座比凡爾賽宮更好的皇宮。在他有生之年,這個夢想一直沒有實現。皇宮和公園的複合建築幾乎花了兩個世紀才完成。

很少有城市有機會再創造自己,這個機會現在降臨到了聖彼得堡。有些人可能希望回到過去的榮耀裏,但是大多數人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他們希望能將過去年代當中的精華保留住,並進步向前。可以肯定,這個城市將不再是老聖彼得堡,而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