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但求本心 三(1 / 2)

敞開心扉自然是將談話引入心靈深處的不二法門,深諳此道的狄哲霄早已習慣了在談話時表現出易於親近的形象,表麵看起來如沐春風,卻在挖坑時不留痕跡。

“對財富和真理不感興趣?”他有些不太明白聶鵬的意思,至少在目前來看,他接觸到的如聶鵬這般年紀的,國內的年輕人裏,沒有幾個能夠將這兩項排除在外的。

畢竟二十歲的年齡還沒有走出校園,野望也好,熏陶也好,終究是籠罩在社會整體取向之內的,尤其又經曆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全民價值觀灌輸,這種情況下,能夠保持獨立的自我價值思考已經是尤為難得了。

“那你,對什麼感興趣?或者說。。。唔,有什麼喜歡的事情呢?”佳穎爸爸這次是真的來了興趣,他發現琢磨一個二十歲青年的內心世界也會令他的心境也變得年輕,會令自己不自覺的模仿著他們的世界觀思考問題,雖說閱曆不一樣,但是感受的快樂是相同的。

“愛好?以前的愛好是騎行,喜歡那種挑戰自我的感覺,喜歡看山看水,可是最近。。。。”聶鵬腦子裏閃過遇到的行乞老人,心弦又顫動了一下,接著說:

“。。。最近發現,那些山山水水的東西,帶來的感覺遠不如幫助人時候的大,是。。是。。。一種形容不出來的感覺。”他絞盡腦汁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詞,隻好連比帶劃的示意,臉上洋溢的興奮神情不言而喻。

“滿足感,幸福感。”佳穎爸爸補充道。

“對,沒錯。”

“能和叔叔說說,是怎麼幫助人的時候,能讓你這麼高興的麼?”狄哲霄被聶鵬的愉悅感染,好奇的問。

於是聶鵬將上海遇到事情講給了狄爸爸,並且著重將老人的眼神描述了一番,順帶著說了事後回憶時的幸福感覺,一五一十講的,講的很詳細。

聽著聶鵬的講述,狄哲霄的腦海中一遍又一遍的將他的話語進行剖析,越聽就越覺得不可思議,套用馬斯洛金字塔理論來分析,他驚訝的發現聶鵬當前的心理狀態已經介乎於自我價值與超我價值之間。

這是什麼概念?

不要說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了,就是如自己這般年紀的人都很少能達到這個層次,至於原因也很簡單,當一個人跑向自認為渴求的目標時,跑得越快,越是無法考慮自己是否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奔跑。

就如他自己,二十歲的時候認為法拉利和頂級公司的工作才是他的目標,可是隨著他竭盡全力的去奮鬥,不到四十就已經擁有了這一切的時候,才發覺他所渴望的法拉利給他帶來的滿足感甚至不如第一輛桑塔納的多。

這無關閱曆,而是視角在變。每當人們考慮許多年後能夠取得的成就,總是習慣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衡量幸福感和滿足感。然而今天的視角隻是錯覺,卻讓人相信自己的目標是正確的。

這也是人們最容易跑錯方向的時候。

聶鵬的感悟並不多,三兩句話就形容完了,然而狄爸爸卻陷入了沉思,因為就他得出的結論來看,聶鵬將快感和幸福感區分的很清楚,將欲望與需求也梳理的很透徹,他並非站在目前的視角去想象未來的感受,而是直指終極:

幫助身處困境的同胞。

這是形而上的追求,絕非什麼車子房子聲望之類的東西能夠比擬,這是足以令人付諸畢生去實現的意誌。狄哲霄甚至有種錯覺,他忽然覺得自己將近五十年的人生有一半都活的不幸福,他所追逐的收入、名利在這個比自己小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上顯得毫無精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