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批判馬丁坎貝爾(2 / 2)

《綠燈俠》本身的故事其實是非常傳統的套路模式,李賢哲在到這一點的時候,列舉了很多例子,或者絕大多數的超級英雄的起源都是從這樣的故事框架下展開的。

“主角無意中獲得了超能力,然後一開始被反派虐,最後覺醒將反派擊敗,拯救了世界。

單單是這個過程,不過,模式套路其實並不是問題。

畢竟作為一部商業電影,觀眾對劇情的要求本來就不高,隻要沒有出現過於明顯令人尷尬的地方即可。”

“Lee覺得綠燈俠在故事情節方麵不夠讓人滿意的地方在哪?”山姆雷米放下劇本問道。

“應該是反派Boss上吧。”

李賢哲給出的答案讓兩個導演十分的意外,他們本以為李賢哲會借此機會去“攻擊”一下瑞安·雷諾茲的演技和哈爾·喬丹的轉變沒有交代清楚就倉促上戰場。

“對比我寫出來的劇本,上一個版本的綠燈俠的故事設定非常的兒戲。我們首先把眼光放在最終的Boss——視差怪上。”

李賢哲翻開《綠燈俠:首次飛蟹的劇本,指著其中一頁他草草的畫出的對視差怪的概念圖道。

“要知道視差怪是全宇宙恐懼的實體化,即使在原作漫畫裏也是一等一的大反派,竟然在第一部電影就登場了,而且造型方麵一言難盡。

甚至的視差怪並不是一種生物,而是宇宙情感光譜能量的具象化。

普通人根本無法征服視差怪,唯有哈爾·喬丹和塞尼斯托用意誌征服過恐懼的化身,所以電影中將其設計成一種災難型的宇宙怪物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然後主角哈爾·喬丹,一個人獨自去迎戰降臨地球的視差怪,然後憑借自己強烈的意誌將視差怪引到太陽那裏將它消滅了…

這一點也令人詫異,綠燈軍團中有數千位經驗豐富而且充滿戰鬥經驗的綠燈戰士,難道這些人還不如電影的哈爾·喬丹?他僅僅是一位加入綠燈軍團不長時間的新手。”

如果視差怪僅僅是被太陽就輕易燒死的話,這樣的手段其他的綠燈俠會想不到?

這也不僅僅是李賢哲當初看過《綠燈俠》電影後最無語的地方,重新剖析出來讓兩個導演深以為然。

“或許是華納中間的過度幹預,也或者馬丁·坎貝爾真正拍到的東西很多都被刪掉了我們沒有看到,我們就成片的《綠燈俠》。

在電影裏我們看到的實際上哈爾才剛成為綠燈俠沒幾,甚至連怎麼發揮戒指最大能力都不知道。

他也沒有經過任何專業性的訓練,僅僅是和兩位前輩對決了幾個回合,這麼一個新兵上來就獨力將宇宙級BOSS滅掉。

而作為全宇宙恐懼的實體化,視差怪竟然被太陽燒死更是非常尷尬。

太陽隻是一顆普通的黃色恒星,宇宙中的黃色恒星成千上萬,視差怪被太陽燒死,就好比超人被普通刀捅死那麼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