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被DC當時視為DC電影宇宙的作品,華納其實在這方麵非常傷心。
首先,他們找來了執導過《007:黃金眼》與《007:大戰皇家賭場》的馬丁·坎貝爾。
在投資方麵更是達到簾時最頂級的兩億美元預算,而《鋼鐵俠》的預算,在當時嚴格來,並沒有這麼高。”
李賢哲深思細想了一下,伸出了一根手指“隻有1.4億美元左右。”
“2億美元,的確在當時是很高的投資了。”
山姆雷米的臉色微紅,大概是被炒年糕的辣味催發出來的,他喝了一口濃茶,眼睛亮亮的道“不過,為什麼在當時他們會選擇以綠燈俠作為主角?”
“這是因為,首先能夠承擔開啟DC宇宙的英雄,必須是地位很高的一線英雄,因此像綠箭俠,女超人這些在二線都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之內。
除此之外,蝙蝠俠和超人這兩部一流的英雄,在過去因為有了太多的版本。
重啟這兩如影的拍攝,是當時的華納所不願意麵對的壓力,超人還好,至少曾經成功過,而蝙蝠俠就....”
到這裏,李賢哲又提到了一個重點。
不過在他看來,這些事情並不是不能對外出的秘聞,尤其是他已經下定決心要用誠意來服這兩位導演。
“在當時DC的一線英雄,絕大多數都不適合推出電影。
2006年,超如影的失敗,惡劣的影響到了10年綠燈俠電影推出的時候尚未消除,這個角色依舊被雪藏鄭
蝙蝠俠,曾經一係列的失敗作品,連邁克爾·基頓出演的時候都未曾讓這個角色起死回生。
因此華納選擇將他先放在一邊。(現實中是當時諾蘭的蝙蝠俠電影正在拍攝,不可能又去拍攝另一個世界觀不同的蝙蝠俠電影)
剩下的神奇女俠,女性超級英雄在當時算是雷區。
就連到目前為止都很火爆的黑寡婦這個角色,漫威都不敢推出黑寡婦的單如影,還有海王...”
李賢哲頓了一下,看了一眼溫子仁“海王,在當時人氣非常的低,也就近些年人氣有些增長,這也是我決定把海王拿出來寫出單人劇本的原因,還有鋼骨。
這個正義聯盟裏存在的性質相當於鋼鐵俠的人,在當時隻是個三線英雄,還未被扶持到一線。
剩下的火星獵人,角色能力太強大,不適合這電影宇宙剛剛建立起來的時候被推出來。
沙讚,變身後的能力,外形各方麵都與超人高度重合。”
可想而知,在當時DC所麵臨的困境,還有華納高層所頭疼的地方,並不比漫威差。
李賢哲望著已經垂下眼簾下入沉思的溫子仁和山姆雷米,喟然一歎“所以想來想去,當時適合去推出電影的,隻有閃電俠和綠燈俠。
特別是在2009年到2011年之間,因《綠燈軍團》的漫畫大賣,綠燈俠的人氣要比閃電高略高一籌。
所以華納最終選擇綠燈俠來作為DC電影宇宙的開山之作,是非常合適的決定。
而且,綠燈俠因為角色的故事太多屬於宇宙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