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4章 《綠燈俠》的失敗原因(2 / 2)

然後用三分之二的時間讓主人公從一個普通地球人理解、接受、融入進這個綠燈俠們統治的宇宙。

最後留給營造戲劇衝突、迎接高潮大戰的時長竟然還不足三分之一,結果前半部分占據了太多時長後半部分隻能稀裏糊塗。

《綠燈俠》的世界觀太複雜,改編的時候沒能找到更合適的敘事取舍,造成了《綠燈俠》故事疲軟、高潮草率的根源,硬著頭皮采用介紹世界觀。

地球人被選症接受訓練、討厭英雄命運、愛人鼓勵、接受英雄命運、打敗敵人這樣一個最傳統的路數。”

“除此之外...”溫子仁這個時候插入了話題。

“當年《綠燈俠》上映的時候,我有幸接到邀請去看了華納在好萊塢舉辦的首映禮,這部電影給我當時的唯一感覺便是,綠色和黃色為主色調的畫麵在3D眼鏡濾光後亮度明顯不足。

影片打鬥戲非常淩厲、高速,在拍攝技術仍舊停留在每秒24幀的時代,讓觀眾觀看時有些“晃眼”。”

讓秋所靜簡單的製作了一些下酒菜端了上來,李賢哲與溫子仁和山姆·雷米,直接就在客廳裏手握著一罐啤酒攀談了起來。

夏季對於男人來,莫非手中有冰鎮啤酒更令人舒適。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傑夫·瓊斯的想法是砍掉重啟‘綠燈俠’電影,轉而由電視劇來將這個角色搬上大熒幕。”

“電視劇?”山姆雷米眼角微微抽了抽。

“他對這個角色可真的是愛的要死啊。”不過他也聽的出來,李賢哲這樣無非是給他增加信心。

傑夫·瓊斯作為DC的掌門人,雖然權力更方麵不可能高過華納兄弟。

但至少接手拍攝這個作品,第一個會站出來堅定不移的支持他的一定是這位。

除此之外,倘若遇到檔期,院線方,或者大事件的影響,推遲電影上映對官方來損失的可就不僅僅是一堆數字這麼簡單了。

而電視劇卻不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並且隨著這些年很多人開始把眼光放在網絡平台上。

相比起韓國那邊隻有少數綜藝人察覺到流媒體的潛力,好萊塢這邊的電影公司,有能力的已經在開始籌備自家的流媒體平台了。

“是啊,不過,DC在超級英雄真人劇方麵,的確做的比漫威好多了。”

溫子仁似乎對於傑夫·瓊斯這個曾經的決定,並不覺得意外。

相反,就這些年的美劇發展,和好萊塢電影的潛在的衰落危機,打造電視劇的確比電影要顯得明知多了。

一方麵,電視劇可以用很長的時間和篇幅去完整的敘述官方想要闡述的故事和世界觀。

另一方麵在投資,以及製作周期,相對而言沒有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所耗費的資金和時間要久。

眾所周知無論是什麼題材的電影,隻要各方麵都到位。

一切順利拍攝三個月就可以把所有的地方全部拍攝結束,此後便要進入漫長,半年到一年不等的後期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