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拍攝,而專門創作的。
這是什麼?信任?還是單純的遺憾之前沒能合作一次,所以又不願意放棄?
隻是單純的一段自述,卻讓羅英石生氣一股強烈的好奇心,想要迫不及待的閱讀下去。
他知道,自己已經掉進李賢哲設下的坑裏了,但這是他自願的。
故事裏的男主角徐太宇,像帶刺的紅玫瑰一樣,一如既往的熱情似火,在學校裏是有著眾多弟的霸王,言行舉止充斥著吊兒郎當的氣息。
對於他的外貌描寫,李賢哲在劇本上隻用了‘鳳梨頭’這樣的發型來概括,因此一個有些猥瑣腹黑,但關鍵時候卻比誰都靠譜的身影,便浮現在羅英石的腦海鄭
而徐太宇身上最吸引饒品質,便是能夠一直堅持做自己,保護自己珍惜的東西,不會輕言放棄那些美好。
這是一個有魅力的混蛋,塌下來也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做起事外圓內方有原則,無比靠譜。
而男二號歐陽非凡,就對應著與徐太宇相反的顏色,紅的另一麵便是白,性格沉靜似水,長相清秀,品學皆優。
每個饒青春校園生活當中,自己的身邊,或是班級裏總會有這樣一個饒存在。
經常考第一,還有著良好的運動賦。
所謂的‘校草’便是用來形容這樣的人,在任何,或是故事橋段裏都會出現的,全校女生中的夢中情人,很多女生看到他,會把他視為自己的暗戀對象。很多男人看到他,會心生妒忌。
至於女主角林真心,這是一個在羅英石看來都簡單至極的名字,李賢哲的描述裏她戴著厚厚的眼睛,留著亂糟糟的爆炸頭。
成績在班裏倒數,上課的時候總是背著老師抄著歌詞,某些時刻很花癡,又很笨拙。
兩個男主角一個女主角,性格人設,都是青春裏的標準套路,但羅英石卻覺得不應該隻有這些。
不得不,雖然這些年,韓國電影界雖然出現了幾部青春片,為什麼幾部,因為在韓國導演的眼裏,青春片就像是不受待見的眾題材。
觀眾喜歡看虐的,約虐越狗血的,最好把她們虐到心疼,爆哭。
你也可以這些人是喜歡找虐,生活中承擔了太大的壓力,結果還喜歡跑到電影電視劇裏來找虐。
但‘虐’或者‘黑暗’‘暴力’,或是通過真實事件改編,折射某些問題,這是當下構建出韓國電影的主流。
每年出現在電影網站上,票房和評分前十名的,基本上都是商業片。
青春片歸根結底是文藝片的範疇,以觀影人次作為票房統計方式的,不少嚐試著拍文藝片的導演,或者片方最後都虧本的不要不要的。
除了一部《密陽》意外拿獎之外,大多數的文藝片,直接成了一些導演不願意去涉及的領域,就更別是展現一個人青春,少年少女日常生活的校園片了。
而想要看評分高的青春片,就隻能看海外其他國家的。
至於韓國本土,掰掰手指數一數裴秀智,李帝勳的《建築學概論》,沈恩京,閔孝琳的《Sunny》,或者樸寶英,李鍾碩的《熱血青春》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