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技術創新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點探討
企業管理
作者:呂學超
摘要:當今世界,誰掌握住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誰就掌握了經濟的製高點,這個道理對於現代企業的發展同樣適用,技術創新已經成為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主要手段。文章主要闡述了技術的創新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為企業增加經濟收益所起的重要作用,確保企業以健康良好的態勢發展下去。
關鍵詞:現代企業;技術創新;經濟增長方式;科學技術;經濟收益
中圖分類號:F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34-0171-02
1 企業核心競爭力決定企業的發展
企業競爭力,是指企業擁有的知識和技能,通過資源配置生產產品以滿足社會市場需求而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核心競爭力是能使企業滿足客戶需求或為客戶帶來特殊利益的一種獨有技能或技術。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使顧客獲得非同一般的產品和服務,所以,核心競爭力能夠使得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脫穎而出,成為市場的領頭羊。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個大體而籠統的概念,其包括寬泛的範圍和全麵的內容,企業生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調查與調整能力等許多方麵都包括在內。
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我國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由此確立,一方麵為我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麵卻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力,使得市場環境變得更加變幻莫測。而企業要想在這種激烈的市場當中立於不敗之地,要想謀求更好地發展,樹立並大力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是當務之急,也是根本的舉措。但是就目前來說,很多的企業缺乏創新能力和思維,成為樹立核心競爭力的阻礙因素。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麵:第一,用於開發核心競爭力的錢財不夠,經費短缺使得創新缺乏最基本的基礎,產品創新能力提高不上去。第二,企業本身的創新機製不健全,需要進一步地完善,首先要把創新的機製和動力搞上去。第三,沒有充分利用大學和科研機構,沒有重視大學研究生、科研人員的利用。第四,不能及時把握市場行情,對市場的發展態勢把握不準確、不及時、不夠靈敏,更新產品的步伐太慢。在當今社會,作為企業的負責人、管理者,當務之急就是要分析和研究企業核心競爭力對企業發展發揮著怎樣的作用,需要考慮怎樣通過提高技術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經濟學家熊波特最早提出了技術創新理論,成為企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主要理論基礎。此後,技術創新理論研究不斷投入到實際的應用當中,技術創新實踐的指導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發揮。
技術創新要把握的原則:第一,技術創新要以市場為導向。市場對於企業來說就是一個風向標,創新一定要以市場需求為基礎和先導,使科研成果不僅能夠占據市場,而且能夠引領市場的發展,得到普遍的推廣。第二,技術創新的目標是取得市場的競爭力,尤其是國際市場競爭力。市場競爭力的強弱不僅僅取決於科技水平的高低,而是受到很大因素的影響和製約。技術創新除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外,還包括與之相適應的組織創新、製度創新、管理創新等。第三,技術創新必須依靠企業家,因為創新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而企業家正是可以使各種生產要素得到係統優化的人。
2 企業技術創新的三步戰略
2.1 企業技術創新的第一步
堅持走產品專業化道路,奉行“質量第一”理念,開展產品質量係列認證,建立健全產品質量管理體係。
2.2 企業技術創新的第二步
不斷開發科技含量高的市場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這是保證企業健康良好發展的基礎因素。企業如果能夠開發出技術含量足夠高的產品,而且如果能夠在市場上暢銷,將會占據市場的角角落落,市場的占有率將會很高。把舊的產品加以改造和轉型,生產樣式新穎的產品滿足了不同口味客戶的需求,擴大了他們的選擇範圍,適應了市場的發展態勢,使得新老客戶的數量得以保持或增加,顧客的保留是企業發展的直接推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