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回溯(1 / 1)

那年秋意正濃,學校在實行所謂的減負行動.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好學生是那種麻木的呆瓜型的,是現代應試教育的副產品.可當我看了泰戈爾的以後才明白,學生的壓力不是當代社會所施加的,而是早在1913年就遺留下來的文化產物.現在的社會大力宣傳保護古文物,當然是年代越久遠的越有價值,這玩意都可以列為古董了,自然要重整旗鼓.可笑的是那些打著"減負"旗號的人.秉著如此的不屑,我和彥彥"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地走出了教室,完全不理會在講台上目瞪口呆的政教主任.

深秋的天空是那種淡淡泛藍的顏色,如夢幻般---給人無限遐想.少了樹木的庇護,我覺得太陽依舊是明晃晃地刺眼.曬地我有些昏倦.微微地眯起眼,我慵懶地抱著膝坐在長椅上,隨意轉動著手中的礦泉水瓶.透過水藍色的瓶壁,萬物都有了藍的色澤,或濃或淺.我喜歡這樣的感覺.藍色給人的是寧靜和安詳,我喜歡靈魂屬於自己的自在.我和彥彥就這麼百般無聊得晃動著瓶子,穿過那抹藍去觀察行行色色的路人.眸子的餘光中,忽然,一片隨風舞動的衣角引起了我的興趣.微微地抬起頭,我尋找著衣料的主人.在老街的第10棵梧桐數下,我看見了他,一個穿乳白色襯衫的男孩,一個笑容很陽光的男孩.在略微上揚的唇邊所漾起的一抹笑,幹淨,透徹,明淨得如一汪深泉--靜謐的溫馨.空氣中有著淡淡檸檬味,似乎帶來了一種未知的久遠氣息,潤潤的,仿佛回到了簡單的歲月,深藏在心底的輕柔迅速地彌漫了整顆心的空間......我久久地看著這抹笑,然後定格.那年我1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