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的時候,梁虎一行人便浩浩蕩蕩出發了,他的大伯親自壓陣,小山的媽媽也一起隨同,還有家裏麵包括梁山在內的三個孩子。這七個人每人的背後都是一個大大的籮筐,本來梁虎的大伯還想帶點野兔和藥材去換錢,卻被梁虎大手一揮直接否決了。
梁虎的這個決定並非是在炫富,而是昨天麵對野豬之時梁山的舉動讓他有所感悟,雖然他和梁山彼此之間隻是在小時候見過幾回,長大後這還是第一次接觸,算得上相當的陌生,可是在危急時刻對方還是挺身擋在了梁虎的麵前,這讓梁虎深刻理解到“打斷骨頭連著筋”這句俗話,以前他沒有機會顧及家中親戚,現在有這樣的機會,為什麼不讓親人們過得更好一些呢?
到了小鎮上,梁虎先找銀行取了些錢出來,厚厚的一摞紅票子讓大伯直接看傻了眼,而本帶著找碴的心思跟著來的三嬸也變得畏首畏腳起來。梁虎甩了一疊給大伯,讓他帶自己的小孩去買煙酒之類待客的東西,又丟給三嬸一些,讓她帶著梁山的姐姐去買布匹蠟燭這種生活用品,算是履行昨晚的承諾,而梁虎則帶著梁山直奔小鎮的書店而去。
書店老板看著梁虎將自己裝點門麵的四書五經、資治通鑒這類帶有白話翻譯的大部頭書籍塞進自己籮筐裏麵,又順手將消遣類的四大名著、金庸小說、瓊瑤小說這些暢銷的書籍各拿了幾套,這些書梁虎打算作為禮物送給自己的叔伯兄弟姐妹,山裏的消遣實在太少了,平時多讀讀書總沒有壞處。最後梁虎還特意買了幾本字典,這樣就算書中有文字不認識,也可以自行查閱。
這麼一通采購,梁虎的籮筐裏麵裝滿了東西,他在結賬的時候不動聲色的問了幾句,又對書店老板說要買最好的紙張和朱砂,準備寫一些經文給父母上墳。對於梁虎的問題,書店老板並不覺得奇怪,這裏相對要傳統一些,家家戶戶有事情最先想到的就是和尚道士,梁虎詢問的東西實在是太平常不過了,常有人買畫好的符籙回去鎮宅或者親自書寫《金剛經》以示虔誠。書店老板這裏並沒有經營此類貨物,於是給梁虎指點了一個方向,說是鎮上有個做這種生意的道士,就在街道的盡頭,讓梁虎自行去看。
梁虎和梁山沿著街道一直走,果然在盡頭看到了一家這樣的店鋪,相對於其他門麵外麵各種招牌廣告,這裏卻幹幹淨淨什麼都沒有,僅僅隻是在門口懸掛了一個金屬鑄就的八卦盤。當梁虎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心中微微一動,因為他竟然從中感受到了一絲微弱到不能再微弱的靈氣,他還分辨出這絲靈氣並非像自己繪製符籙那樣主動封印在其中,而是常年累月的經受道家香火氣息慢慢累積起來的。
梁虎和梁山並肩走了進去,整個店鋪也就是十幾米見方,正對大門的牆壁上懸掛著一副中堂,上書“茅山正宗”四個大字,這字體飄逸挺拔,頗有幾分仙家出塵之氣息。在中堂之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一名留著長須,長得仙風道骨的老道士正坐在那裏品茶,梁虎等人進來之後對方並沒有起身招呼客人,反倒自顧自的放下茶碗,拿起一本線裝書看了起來,梁虎撇了一眼,發現是道家的典籍《黃庭經》。
梁虎的目光從老道士的身上往旁邊延伸,他發現店鋪裏麵隻在牆角擺放了幾個精致的博古架,除此之外就和外麵一樣幹幹淨淨,不過四周的牆壁上卻懸掛了不少手繪的水墨圖畫,繪畫之人顯得功力很深,隻是寥寥幾筆卻將畫中之人的神韻勾勒的入木三分。梁虎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圖畫的內容和旁邊的留款相互呼應,比如一副名為《鍾馗捉鬼》的圖畫,上麵寫著兩句“以卻邪魅,益靜妖氛”,顯然這是給覺得家宅不安的客人買回去鎮宅的。
梁虎隻看了這副圖畫一眼,心中頓時湧現出一種安全感,仿佛那圖畫擁有莫大的功效,可以滅殺鬼怪妖邪,讓他心神安寧、雜念全消。換做是其他客人肯定要對這裏的老道士頂禮膜拜,以為他真的擁有什麼捉鬼驅邪的法力,可惜梁虎前世也是一位精通符籙的大家,幾乎當場就看出了這裏麵的玄機。
這《鍾馗捉鬼》能產生如此功效,完全是因為在畫中巧妙的鑲嵌進去一個“鎮宅清心符”的緣故,通常人們覺得自己遇到了鬼神並非真的如此,往往是因為做了虧心事從而疑神疑鬼導致的,這個水係的“鎮宅清心符”最擅長平定神智,安撫情緒,乃是茅山派的秘傳符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