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度環境對會計準則執行的影響分析
產業發展
作者:張小蘇
摘要:會計準則是一種具體的製度準則,本質上並不是一種真正的製度,具有不可執行性,如果要想讓會計準則能夠有效執行,就要依賴於其運行的製度環境。文章從製度環境中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法律環境以及社會文化環境對會計準則執行的影響進行分析,希望能給一些企業探究會計準則執行力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製度環境;會計準則;執行力;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33-0014-02
會計準則是在多種錯綜複雜的因素影響下形成的一種人為製造的製度,而製度環境作為影響會計準則執行的外部因素,應該得到社會的重視。製度環境是指一係列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習俗,是用來建立生產、分配、交換的基礎規則,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法律環境和社會環境。作為會計準則執行的外部因素,製度環境對會計準則執行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
1 探討製度環境對會計準則執行影響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在國內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製定相關的會計準則勢在必行。雖然當前我國的會計準則的製定已經日趨完善,與國際慣例也逐步趨同,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沒有完善的企業內部管理機製、從事會計行業的相關人員個人素質不高、監督體係不健全、缺乏專業的法律法規以及製度環境需要改善等。特別是製度環境對會計準則的執行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分析製度環境對會計準則執行的影響勢在必行。
2 製度環境對會計準則執行的具體影響
2.1 政治環境對會計準則執行的影響
政治環境作為上層建築對會計準則的執行有重要的作用,是影響會計準則執行的重要宏觀環境因素。隻有國家的政治局勢穩定才能保證會計準則的有效執行,給會計準則的製度和執行都帶來良好的政治環境。相反,如果一個國家政治不穩,連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恐怕也不會有會計準則的出現。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國家的政治環境對企業的發展有直接影響,隻要政治環境因素影響到了企業,就會使企業發生明顯的變化,而且對國家政治環境的變化趨勢企業是很難預料的。
一般而言,政治環境包括國內政治環境和國際政治環境。國內政治環境是影響會計準則執行的基礎環境,主要從國家的政治製度、政黨製度、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國家的政治氛圍以及政治性團體幾個方麵來影響會計準則的執行;國際政治環境主要包括國際政治局勢、國際關係和目標國的國內政治環境,對我國的會計準則執行影響不大。
2.2 經濟環境對會計準則執行的影響
經濟環境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經濟政策,是影響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是製度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會計準則執行的影響較大。經濟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由此可見,經濟環境是影響會計準則執行的根本因素,主要包括經濟體製、經濟模式、經濟發展水平、國家財政能力以及資本市場的發展程度等。經濟的發展是推動整個會計行業發展的動力,能促使會計準則有效執行和完善,當前的經濟是全球一體化的知識經濟時代,其發展趨勢會推動世界各國會計準則逐漸趨同,這勢必會影響到會計準則的具體
執行。
不同的經濟環境會使得會計準則產生不一樣的執行效果,宏觀上來講,經濟水平的高低同會計準則執行力成正比。而我國的市場化發展具有區域性特征,不同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所處的經濟環境也差別較大,這勢必會對會計準則的執行有很大的影響。一般而言,市場化程度越高的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就越高,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力就越有效,如上海、浙江、廣東等。反之,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區由於市場化程度較低、經濟水平落後,會計準則的執行力就低。整體上看,我國的會計準則的執行力是東部好於中西部、沿海地區好於內陸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