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螞蟻與戰爭(1 / 1)

螞蟻與戰爭

卷首·微言

作者:寂葦

夏天,樹蔭下,小河邊,草叢旁,牆腳縫裏,經常會看到小小螞蟻的身影。小時候,炎炎烈日下的中午,總喜歡到到院子裏的樹底下,蹲在地上,觀看那些爬來爬去的小螞蟻們。看到小螞蟻拉著比自己身體還大的東西往蟻穴搬運,就會忍不住找個小草木棍兒去逗弄一下它們。有時候會看到幾個螞蟻一起搬運死掉的毛毛蟲,有推的,有拽的,有拉的。有時候會找來一小塊兒樟腦丸,在一隻小螞蟻周圍畫個圓圈兒,把螞蟻圈起來,螞蟻走到圈兒邊時,由於樟腦丸發出了刺激氣味兒,小螞蟻就會掉頭往回走,等再走到圓圈兒另一邊時就又會掉頭,如此反複竟走不出圈兒來。有時候會看到一隊隊排列整齊的螞蟻,那是它們在搬家,或是在奔赴戰場的行軍途中。有時候會看到兩個螞蟻部落大戰,場麵慘烈而壯觀。

螞蟻是世界上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生物。據說,全世界的螞蟻加在一起,重量超過脊椎動物的總重量。地球上有16000多種螞蟻,最小的螞蟻,其體長隻有2毫米,如此弱小的身軀,卻有著驚人的力量。據力學家測定,一隻螞蟻能夠舉起超過自身體重400倍的東西,還能夠拖運超過自身體重1700倍的物體。

中國古代稱螞蟻為元駒、玄駒,《大戴禮記》中說:“玄駒者,蟻也。”《酉陽雜俎·蟲篇》載:“秦中多巨黑蟻,好鬥,俗呼為馬蟻”。《本草綱目》中說:“大蟻喜酣戰,故有馬駒之稱”。清代王夫之《螘鬥賦》:“玄蚼觸氣,載戰於庭。”這些記載表明了螞蟻具有戰士的品格。螞蟻是很典型的社會性群體,它們有著很明確的社會分工:蟻後、雄蟻主繁殖,工蟻司築巢覓食,而兵蟻則是負責抵禦外侵、保家衛國。

螞蟻部落之間時常為了爭奪地盤、食物而發生大規模戰爭。研究螞蟻的昆蟲學家這樣描述螞蟻之間的戰爭:“這種螞蟻更像是一支羅馬軍隊,它們總是以一個龐大的、團結的陣形向前運動。……它們通常聚集盡可能多的軍隊,同時以一種快速的閃電進攻方式製服敵人”。螞蟻通常是大兵團作戰,集中成千上萬、甚至幾百萬的優勢兵力來圍剿敵人。它們忠誠、團結、軍紀嚴明、作戰勇敢,它們知道如何參與戰爭,甚至戰術都和人類早期采取的戰術相同。

小小螞蟻,也曾展現於人類戰爭舞台。傳說楚漢相爭時,漢張良用糖作為誘餌,使螞蟻聚集成“霸王自刎烏江”六字,楚霸王項羽見此以為天意,仰天長歎,天之亡我,隨拔劍自刎。

二戰時,納粹德國名將“沙漠之狐”隆美爾在北非不敵蒙哥馬利元帥率領的英軍,於是,為扭轉敗局,派出一支德軍精銳部隊,長途跋涉,企圖迂回穿越非洲原始叢林,直插英軍後方。然而在預定時間,隆美爾並沒有收到這支部隊如期發出的無線電波。後來德國人才明白,他們的部隊,就毀滅於非洲黑刺大齶蟻。

戰爭,從人類誕生那天起,就伴隨著人類文明一直到今天。人類創造了文明,又用戰爭摧毀文明,這是人類的宿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人們不禁撫今追昔,追憶當年的血與火:銘記戰爭,守望和平。但戰爭能否最終解決人類的矛盾,依然是人類今天與明天的終極思考。

螞蟻世界有戰爭,人類世界應無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