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紹的確如安如玉所說,是哭著回家的。
當年,安紹奉進安平鎮蘇家本是心不甘情不願。不過到底是自己相上的,蘇辰義初時對他卻很是不錯,不說百依百順,也做小伏低的百般疼寵。要說蘇辰義身高七尺,相貌端正,加上家境富裕,身上自帶有教養出的一份貴氣,不知鎮上迷倒了多少哥兒小哥兒。這幾年他接管自家布莊,經營有方,甚至蘇家在玉興城也開了一家分鋪,他因生意之故,沒少和他人打交道,不說人人稱讚,其他人提起來也是連連點頭,在安平鎮年輕人中算得上中翹楚,配安紹是綽綽有餘了。
隻是人便是如此,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安紹和蘇辰義相處之時,總是不自主的拿蘇辰義與安如寶對比,且是拿安如寶的優點和蘇辰義的缺點比,如此一來,蘇辰義自然給比到了地上,相貌就不必提了,便是氣質上,蘇辰義地地道道商家出身,從小便接觸商道,與自幼讀書的安如寶相比終是少了幾分儒雅。安紹從來心高,比來比去,便覺得蘇辰義世俗無趣,始終熱情不起來,對他的示好也隻是愛答不理的。
沒人願意用熱臉貼人家冷屁股,時間一長,再深的感情也維持不住了,何況蘇辰義與他結親前也未見過幾麵,看上的大部分還是安紹的相貌,開始還能耐著性子哄哄,後來見對方總是冷冷淡淡的,心思便也漸漸冷了下來。
原本依著蘇辰義的意思,是不願迎側室的,拒了家裏的幾次提議。對安紹的心思一淡,結親後三個月上,家中再提起時,便無可不可的點頭答應了,不兩天便把安思接進了家。
說起來安思能進蘇家,倒不是蘇辰義當真和他看對了眼,而是他得了蘇辰義的阿麼,蘇家主君的青眼。也是他造化,一次蘇辰義的阿麼上山進香時驚了馬,被拉著跑了許久,最後從馬車上被甩了下來,受了傷,恰好被安思碰到了。安思一時心善,救了蘇家當家主君,一下子成了蘇家的恩人。
安思救人時不知蘇家主君的身份,等將人送回家,這心便動了起來。他模樣長的好,在蘇辰義阿爹和阿麼麵前又表現的乖巧聽話,哄得老兩口甚是高興。蘇家主君本就不太喜歡安紹,便動了心思,背著蘇辰義給安思家送了東西,一是感謝安思的救命之恩,二來便算是定下了親事。
安思與安紹從小到大都不和,安紹聽說安思進了門,很是哭鬧了一番,家裏親人都來找蘇家人理論,可蘇家人說了,當初兩家已說好,結親後蘇家可以迎側室,一下子把人堵了回去。
安思心思通透,在蘇家二老麵前恭敬孝順,在蘇辰義麵前又小意溫柔,很快籠絡主了幾人的心,蘇辰義更是連著幾日不去安紹房裏都是有的。
安紹自然氣的要死,哪怕隻是為了和安思作對,他自也不願安思得意,再也沒心思想別的了,成日想著和安思鬥法,把蘇家攪得雞犬不寧,安紹脾氣不好又不懂掩飾,一來二去,在蘇家其他人麵前更是不招待見.
為這事,安如喜和安俊,便是安安立成夫夫也沒少往鎮上跑,與蘇家的關係也愈加的僵。不過,安紹哭著回家卻是頭一次,唬的一家人忙問是不在蘇家受了委屈。
安紹抱著自家阿麼哭了好半晌,方對家人說了實情,一家人聽了都是眉頭緊皺,默然無語。
安思懷了孩子了。
也是,自安思進門,蘇辰義從一月三四日在他那裏,到一月有半月都在,到最後,一月除了初一十五,幾乎都不怎麼進安紹的屋,安思能這麼快懷上也在情理之中。
昨日郎中診出安思懷了孩子,蘇家喜出望外,幾乎全家人都圍著安思轉,好東西都緊著安思,他忍不住出言刺了人兩句,不想安思便捂著肚子說疼,鬧得蘇家一陣人仰馬翻,安紹也被蘇辰義狠狠罵了一頓。安紹哪裏受過這樣的委屈,一賭氣便回了本家。
安如喜聽完自家哥兒的話,蹲坐在炕沿下,吧嗒吧嗒的抽煙,不說話。安俊則摟著安紹在炕上哭,安立成和李新抱著孩子站在一邊,也不知該怎麼勸慰。
能怪誰呢,隻能怪自家哥兒不爭氣。
安如喜一家愁雲慘淡,安春家卻是喜氣洋洋。一早便有人給家裏送了信兒,說是安思懷了孩子,李路喜得路都不知怎麼走了,手忙腳亂的收拾了些東西,又帶了好些雞蛋小米青菜甚麼的,要跟著蘇家的馬車去鎮上。
小寡夫也想跟著去。他之前生了個小爺兒,自打孩子出生,他還沒怎麼去過鎮上。聽說蘇家是鎮上有名的大戶,他也想去看上一看。
李路坐在馬車上,斜著他道:“就你腳偏,老實在家看孩子吧。”小寡夫笑道:“弟弟懷孩子是多大的事兒啊,我這做哥麼的怎麼能不去瞧瞧呢,親家知道了,還不知怎麼想我們這當哥哥麼的呢。再說了,阿麼拿了這許多東西,我去了也好照應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