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內行和外行(2 / 3)

“王老,要不您先聊聊?”

而那個什麼王顧問還真的一點都不客氣,並且一開口就語出驚人:

“嗬嗬趙啊,你這個劇本我看過,好劇本啊!要不是劇本好,我也不會答應來當這個顧問,不過我實話實,要想把這個劇本故事完整拍出來,並且要拍得好看,派出味道,那你找的這幾個演員都不合適,不,別那幾個當紅明星,這幾我想遍國內演員,還真沒想到有一個合適的。”

聽到王老頭這樣,李襄屏當時就側目,心這人誰呀?口氣這麼大,還想遍國內演員?就你這身板,你有資格想遍中國演員嗎。

李襄屏不以為然,趙家棟卻愈發恭敬:

“王老您,您覺得劇本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老頭笑道:“不是劇本有問題,我剛才了,這真是一個好劇本,在看過這個劇本之後,現在連我都很想看到這部劇,隻不過呢,這個劇本對演員的要求實在太高,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在我看來,想演好範施這兩個角色,那非得演技超強的老戲骨不可,這其中尤其是施襄夏,由於他是第一主角,整部劇都是他的視角,因此想演好他,那非得貢獻出影帝級表演才校”

李襄屏聽了不明所以,沒想到他老頭突然對他一笑:

“嗬嗬襄屏,我聽這部劇首先是你提出的構想,所以在整部劇當中,有非常多比賽場景是吧?並且我看了整個劇本,這些比賽的場景都非常重要,是整個劇本的骨架都不為過,是這樣嗎?”

“是的,王老我是這樣想,既然是圍棋題材,那當然要以圍棋為主,有圍棋自然要有比賽,之所以設計那麼多比賽場景,我的本意其實就想告訴大家:圍棋,其實可以不用依附其他東西,光是講好圍棋故事本身,應該就可以足夠精彩。”

“沒錯,”老頭微笑點頭:“看過劇本之後,我非常明白你的意思,事實上整個故事也的確精彩,不過你想過沒有,既然這些比賽場景是如此重要,它們是整個劇本的骨架,整部劇的劇情全部都靠這些比賽推動,那怎麼才能把這些比賽場景拍得傳神呢?拍得好看呢?,最起碼最起碼,能拍得讓觀眾能看得懂呢?”

“這......”

老頭的一連串反問直接把李襄屏給問住,因為對於這些問題,他這個外行一個都答不上來。

不過他雖然答不上來,卻也隱隱理解老頭為什麼這部劇對演員的要求很高。

在他自己設計的整個劇本框架當中,當然有大量比賽場景,例如,光是範施二饒十番棋就有兩次,並且在整部劇裏,這兩次比賽的涵義又是不同。

“當湖十局”自然是最後的高潮,而之前的那次範施十番,卻要反映老施的成長延遲,成長的焦慮以及範施二饒兄弟情義。

在比如施襄夏VS程蘭如的“九龍共舞”名局,在這部劇中,也賦予這盤比賽新的涵義:一,依然還是兄弟情義,這是施襄夏為師兄報仇之局,二,通過這盤棋,表麵劇中的施襄夏已經真正成長起來,也正是因為他擊敗簾時的武林盟主程蘭如,這才讓“當湖十局”成為可能。

不誇張的,這樣一些比賽場景,基本都是這部劇的重頭戲,正如王老頭剛才所,因為整部劇的劇情,其實都是靠這些比賽場景在推動。

正因為這些都是重頭戲,那麼就連李襄屏這個外行都知道,這些比賽場景非常重要,來不得半點敷衍,這些戲的成敗,可以直接決定整部劇的成敗-------

這樣的道理真的是粗淺易懂,其他不,就遠古時代的那些港產功夫片就知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人就算拍一部再爛的功夫片,然而最後一場打鬥場麵他們也不會糊弄,一定會認真比劃一下。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遠古時代的港片當中,這場戲肯定是重頭戲,是最後的高潮,所以他們一般不會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