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高校體育俱樂部發展現狀的研究分析(1 / 2)

我國高校體育俱樂部發展現狀的研究分析

探索與爭鳴

作者:盛新新 霍美霖 姚瑩瑩 王群群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高校體育俱樂部作為一項牽動學校體育整體改革的研究,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我國高校體育俱樂部發展現狀進行了綜述性分析,對高校體育俱樂部概況和優勢、類型與特色、組織形式和活動內容、存在的主要問題等進行了研究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 高校 體育俱樂部 發展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高校體育受世界大學體育思想和高等學校體育管理模式的影響,體育俱樂部研究作為高校體育改革具有標誌性的課題悄然興起。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能使高校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突破原來課堂上教材體係內容脫離實際,教學形式枯燥呆板的情況。對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全麵推進素質教育起到了積極效果,但由於改革的時間不長,客觀條件限製,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高校體育俱樂部的概況和優勢

(一)體育俱樂部發展的基本概況

體育俱樂部起源於歐洲,已有200多年曆史,伴隨著現代工業和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已成為世界大多數發達國家開展體育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隨著西方體育的傳入,體育俱樂部也被引入我國上海、廣州等沿海大城市,但這些俱樂部大多是上層社會休閑、娛樂交往的場所,與廣大百姓生活相差甚遠。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體育俱樂部猶如春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起來,1998年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同國家體育總局對體育俱樂部進行了調研,目前我國體育俱樂部已發展到6萬餘個。

(二)體育俱樂部對學生體育觀念的影響

傳統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和課外活動組織模式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學生都注重技能教學,使學生的體育觀念滯後,上課為了考試的觀念在學校的學生中根深蒂固。然而,進行體育俱樂部改革後,對學生體育興趣習慣和終生體育觀的培養形成了良好的影響

二、高校體育俱樂部的類型與特色

對我國高校開展體育俱樂部的類型進行歸類研究,並對目前我國高校開展的體育俱樂部的特色進行分析總結。研究認為:我國高校體育俱樂部分三種類型,即課外體育俱樂部、課內體育俱樂部和課內外結合的體育俱樂部,具有整體性、自主性、開放型、多樣性、評價性、經營性的特色。

三、高校體育俱樂部的組織形式及活動內容

(一)開設單項體育俱樂部

有的院校隻開設一個單項俱樂部,如東北師範大學隻設了一個足球俱樂部。而大部分為多個俱樂部,如浙江農業大學就開設了13個單項體育俱樂部。其中,能夠體現現代競爭意識、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和開發學生智能的單項俱樂部占有較大的比例,運動項目以遊泳、小球、足球、籃球、健身健美等為主,而傳統競技項目如田徑、體操的比例卻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