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韃靼夥計裘帽絨絨下的臉褶子橫生,如果他不夾雜突厥語漢話藍熙書還是勉強聽得懂的,藍熙書隨著他的手勢挑織毯進了西屋,蒙地的婦女多會織毯手藝,這也是韃靼人同大明過來的走私販貨物互換之一,雖然遠不及蒙人的健馬,蒙刀走俏,但國內也有喜歡這種織物的,市場不大,但一直穩定,這是藍熙書從鐵杆三爺那裏一路了解的。
進屋就一條大炕,簡單明了,但屋裏很幹淨,桌椅靠牆,難得的是桌子靠裏居然擺放著筆墨紙硯,可見是為了大明境內過來走私販用心準備的。
這完全出乎藍熙書意料,他一直以為粗俗喜歡炫耀武力的蒙人所居一定會邋遢齷齪,跟原始人差不多的。
又有個漢人小夥計抱著幹淨的被褥織毯進來,麻利的鋪好一言不發跟著韃靼夥計出去了,鐵杆三爺進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挺好!”藍熙書挺滿足的,摸摸夠三五人翻滾的大炕,很暖和,看來火炕在外麵燒的,窗戶不小,但是因為石頭房子牆體特外厚重,所以顯得窗戶很深,人站在屋裏有點兒住窯洞的感覺,但是屋裏犄角旮旯幹淨,藍熙書很喜歡。
“習慣就好!在外麵跑慣了有了比較,古亭客棧算是很規矩的了,多少接近我們內地,你要是往裏換個客棧,保管讓你夜不成寐。”鐵杆三爺嗬嗬笑著,笑得有些古怪,藍熙書明白了些,跟著古怪的笑了幾聲。
這一路藍熙書從鐵杆三爺及他的夥計們口中多少對涼鎮有大體印象,這裏沒什麼講究,沒什麼規矩,五花八門的客棧到處是,各種族的女人到處是,不過良家女子罕見,就像小妖這樣的全鎮也就一兩個,也算是物以稀為貴了。
但是,鐵杆三爺說這個但是的時候,老臉的褶子魚尾紋都繃直了硬挺了,透著一股子走私販子走南闖北的精明強幹之外的警醒和殺氣。
“這裏不是全無框架規矩的,規矩就一條,隻要進入涼鎮百裏範圍就是啊巫的地盤,守啊巫的規矩,不管來自哪裏那裏的走私販子一進入這個範圍,殺人越貨,黑吃黑那是決不允許的,在這裏交易不存在黑市白市統統類屬啊巫管轄,甚至還對私鹽武器類做了硬性規定,走私販一半的貨物必須與啊巫指定互換交易,相當於抽稅,其餘的譬如棉麻,生活用品,以至走俏的草藥,青花瓷器,金銀飾物,胭脂水粉等等俱自由買賣互換。”
還有重要的一條,來涼鎮的人必須眼裏心裏都得有啊巫,拜碼頭上供是必須的,東西隨你,拜過了碼頭,你才能在涼鎮交易,別存僥幸心理,否則,見不見得到明天的太陽的話你不用說,指定是見不到的。
啊巫是誰?
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