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全部家當就兩個包袱了。”來福沮喪的拎高了自己胳膊上的兩個小包袱給藍熙書看,藍熙書沉眉:“走!先落腳喜相逢大車店,這裏不是說話的地兒。\"
老楊頭見到了藍熙文一顆石頭落了地,樹根一樣的老手抓住藍熙文的手腕不放,唯恐她飛了似的。
來福跟在後麵絮絮叨叨把一老一少怎樣按照老爺的吩咐,一路來龍門所探尋藍熙文的下落,一路趕往應天姑姑所在的慈孝庵,又把家裏怎樣亂成了一鍋粥,二娘哭哭啼啼賭咒發誓沒虧待藍熙文的經過,及在路上磕磕絆絆的細枝末節小事都說了個清清楚楚。
來福說的是聲情並茂,把家裏惦念藍熙文的心情大大渲染了一番,藍熙書根本不為所動,他知道這套說辭不是老爺授意的就是老管家在路上手把手教的,那個家裏有房子藍熙書才管哪兒叫家,房子不在,藍熙書覺得那個家跟他沒一文錢的關係,藍熙文不同了,她看到一向疼愛自己的老楊頭飽受風霜的臉,可想而知這一路老人家所遭的罪受得苦,藍熙文很內疚,鼻涕眼淚流的稀裏嘩啦。
聽到老爹派人趕往應天慈孝庵姑姑哪兒找尋自己下落時,藍熙文的臉色變了,姑姑要是知道了自己離家出走到了邊地龍門所,我的天啊!還不得火上房揪自己回去啊!
藍熙書不以為然,他知道老頭行事不會那麼欠考慮的,那個老尼的脾氣他是知道的!
當老楊頭告知老爺早有交代,不要驚動藍熙文姑姑,探明藍熙文在不在慈孝庵就成了時,藍熙文破涕為笑。
“家裏都好吧!”藍熙書本來是想打聽老爺近況的,他不習慣對老頭表示關心,所以詢問婉轉了些。
好在老楊頭懂得,正盼著藍熙書問呢,藍熙文到底是女孩家心性,好糊弄,藍熙書不同了,老楊頭知道要想穩妥妥的把藍熙文帶回去,藍熙書才是關鍵。
“家裏倒沒啥,就是老爺差點兒招了牢獄之災!”
老楊頭頓了頓,他想知道藍熙書的反應。
藍熙書沒反應。
差點兒?差一頭發絲兒也不行啊!
也就是有驚無險嘍!
就老頭的狡猾,有驚無險都不該發生。
藍熙書聽話聽音兒沉得住氣,藍熙文聞聽真著急了,在那個家裏最重要的成員除了藍熙書就是老爹。
說著話來到了喜相逢大車店門口,喜相逢大車店和知客家隔著差不多半條街,早聽見動靜了,三個手腳麻利的夥計幫忙救火去了,老掌櫃的正跟站在各家門口的張望的留守人員交頭接耳呢,虎牙口鎮上最近來的新鮮事接二連三,知客家的口頭曝光率領先,年紀大的見多識廣,正跟幾個嘴上沒毛的小夥計賣弄呢,喜相逢大車店的老掌櫃的看見藍熙書四個奔自家店麵來了,新鮮事也不聽了,抄著襖袖子迎上來了。
街麵上幾盞遠近不一的燈籠光線不是很好,走進了,藍熙書喊了一聲老掌櫃,喜相逢大車店的老掌櫃的才認出藍熙書來,趕緊招呼親熱的噓寒問暖往店裏迎,一邊走著一邊對知客家客棧發生的火災唏噓了一把。
藍熙書安排妥當,就急急忙忙借口好奇知客家火情就出了喜相逢大車店,知客家客棧的火早滅了,大多數人一邊議論一邊辨認自己的救火的家夥什,僅有為數不多的急於知道個中內情的好事者還圍在知客家客棧被踐踏的不成樣子的門口指手畫腳議論紛紛。
藍熙書近前豎起耳朵。
“喂!我說,到底死了幾個?”
一個下巴拄著扁擔的瘦子歪著脖子問一個剛從知客家裏麵走出來的一個裏長,這個裏長一臉慘淡的隻搖頭:“五六個吧!搞不清,人都燒的看不清摸樣了,大多數人是住店的生意人,唉!慘啊!”
“完了!這下劉掌櫃的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