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熙文剛把小腦瓜從藍熙書的腋下鑽上來,剛湊上藍熙書的下巴還沒從縫隙裏看到什麼,藍熙書忽然肩肘一沉,穩穩地放下了後吊窗,雙臂一環,裹緊了藍熙文滾到了床沿上,床幔脫鉤輕微的刺啦一聲,藍熙書雙臂裹著雙腿夾著藍熙文一動不動,在藍熙文耳邊輕輕噓了一聲,兩個人保持著怪異的姿勢塑雕了。
藍熙文光剩下耳朵了,知客家的後簷傳來細微不易察覺的衣袂摩擦的聲音,來人落足屋頂的時候比貓還輕靈,來人成功地控製了身體落在瓦麵上的重量,但是細微的衣服摩擦聲還是被藍熙書捕捉到了。
毋庸置疑,藍熙書有著非凡卓越的錦衣衛潛質。
可以說是百年不遇的錦衣衛奇才!
要從夏十榆麾下獲得他的認可,錦衣衛過關五科是必須的,飛簷走壁登高涉險是錦衣衛第一必修課,這個好悟:先別說搞不搞得到重要情報,沒有好的身手,難以全身而退,沒本事殺人隻是丟錦衣衛的人,但沒本事跑路必定會丟錦衣衛的命,這是夏十榆告訴藍熙書哥幾個第一科的第一要點,簡單一句話,沒學會殺人之前先學會自保,這個比較實惠。
聽音辨聲至難以察覺的極細微處是夏十榆一再強調的第二項必修課,別人察覺到的你要察覺到,別人察覺不到的你也要察覺到,並能快速的從別人不易察覺到的細微處抽絲剝繭出蛛絲馬跡,正確無誤的判斷尤為重要,並立馬想出應對之策,這是錦衣衛密諜必須具備的,夏十榆說:這就是為什麼錦衣衛很多,優秀的錦衣衛密諜不多的原因。
第三科是才是膽大心細,偵緝縝密,待人接物人心較量不但善於隱藏自己的行蹤意圖不留一痕,還要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深藏的他人意圖行蹤,井貌安曾調侃注解:這句話的意思是不但會撒謊更要會圓謊,最高境界就是天衣無縫。
第四科是臨危不亂,當斷即斷,這個稍微容易,多實踐。
第五科最簡單,理智!超乎常人的控製力,殺人於無痕!這是技術活兒!
藍熙書能從哥幾個中脫穎而出就是在這五科訓練中是中公認的佼佼者,不服不行!
夏十榆真是當種子選手培養的!
幾千年出一個朱元璋,幾百年出一個藍熙書,藍熙書自我感覺:生逢其時!天生當錦衣衛的料兒!
那種細微的聲音沒了,來人也注意到了這點,但他錯了,他以為人的聽力是有限的,他放滿了速度,速度沒了,衣服細微的摩擦聲也沒了,但是,真不幸,他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錦衣衛天才-----藍熙書!
即使沒有了任何聲響引導,藍熙書也能憑心力咬合著來人放慢的速度,一步,兩步,三步······甚至連來人的稍加停頓藍熙書也能掐算出來。
藍熙文聽不到什麼,耳朵灌滿了藍熙書熱乎乎勻稱的呼吸,藍熙文晃晃頭,這才發現,兩個人的姿勢真難受。
藍熙書右胳膊肘把床幔扯壓脫鉤繃繃的壓在身下,藍熙書半躺著順在床沿上,藍熙文被他緊緊地用雙臂箍著,讓藍熙文難受的是藍熙書雙臂交叉緊箍的地方既不是肩膀也不是腰下,而是----肩下腰上,那個最飽滿豐挺,最峰巒疊嶂,最不能為外人碰的敏感地帶。
這還不是最難堪的,最難以啟齒的是藍熙文被動的半躺在藍熙書的身上,藍熙文的屁股重點既不是落在藍熙書的腰上,也不是腿上,而是腰下腿上,剛好坐在那個動不動見風就長,動不動就異軍突起的關鍵位置,當然,這個地帶比藍熙文峰巒疊嶂地帶還要敏感。
藍熙文一低頭掙了一掙,藍熙書額頭蹭著藍熙文的後脖頸輕輕搖了搖示意藍熙文不要動。
藍熙書真不是故意的,他隻是唯恐來者暗器穿窗,情急之下完成了這個高難度動作,基本屬於長期練就的職業本能,藍熙書心思全在外麵,根本沒意識到自己下手這麼準,等藍熙文一掙,才七葷八素的有了感覺。
真沒練過這招!
也是今天才挖掘出這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