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致對外(2 / 2)

李珂不由得苦笑了起來,想不到自己卻是硬生生地打破了後秦國針對遼軍的部署,轉而對劉多顯繼續說道:“那蒼梧劍宗本就是後秦國國內有名的門派,如今看來,卻是遼軍安插在後秦國的一顆重要棋子。想必後秦國對於這件事也多少有些注意,蒼梧劍宗的重要成員出現在砮城,後秦國不可能不會察覺,所以我斷定,後秦國一定已經知道砮城出現了的變化,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盡力守住砮城,等待後秦國的援軍!”

聽完李珂的分析之後,劉多顯也知道李珂是鐵了心要死守砮城了,雖然對要幫助後秦國還是有些不滿,但是對於李珂的決定,劉多顯還是義無反顧地支持。況且在劉多顯的心中,隻要有李珂在,大周軍可沒有那麼容易失敗,最起碼今天這一仗就證明了這條定律!

而勸服了劉多顯之後,李珂則是立刻讓劉多顯去了一趟後方,雖然李珂能夠確定今天遼軍是不會再來攻擊了,但今天這一仗,關卡上的將士們可是損失太大了,要應對明天的戰鬥,必須要調撥後方的人馬。這件事當然是交給劉多顯來辦最為合適,而劉多顯也沒有推辭,當即便是領命離開。

等到劉多顯走了之後,李珂臉上的笑容卻是慢慢消退,雖然剛剛他對劉多顯說的並不是假話,但李珂還是隱瞞了一部分沒有說。後秦國的確很有可能已經知道遼軍來襲的消息,但是後秦國是否會派兵前來援助,這卻不一定。且不說之前李珂剛剛奪了後秦國的砮城,現在其他幾國都還在大周國的主持下,聯手攻打後秦國,恐怕後秦國現在也是自顧不暇吧。而且就算是後秦國現在有那個能力來援助,但新上任的後秦國統治者贏真是否會派兵也是個疑問。

想到這裏,李珂的臉上也是充滿了苦澀,自己這般一意孤行,卻是拉上了身邊這四萬餘名大周國的將士做賠墊,到底是大公還是自私,他也說不清楚了。想到這裏,李珂不由得想起了前幾日在城外所碰見的那位後秦軍將領李元和,其實李珂最抱有希望的,還是在冼城的那數千後秦軍!

就算是贏真肯派兵援助,但是卞城到這裏也是路途遙遠,遠水救不了近火,雖然李元和手下隻有那數千人馬,但是後秦軍的強大戰鬥力,說不定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一邊想著,李珂卻是轉頭望向了冼城方向,心中默默歎道:“李元和,你可莫要讓我失望啊!”

不管怎麼說,大周軍今夜之戰的勝利,可是極大地鼓舞了砮城內軍民的信心,無論是大周軍的將士,還是城內本土的百姓、大小勢力,在得知遼軍在第二道關卡便铩羽而歸,都歡呼雀躍,砮城內也是少有這麼熱鬧。而和砮城內的熱鬧相比,在山腳下的遼軍大營內,可就顯得有些死寂了。

早在遼軍攻下了第一道關卡之後,遼軍便在山腳下布置好了營地,數十萬大軍的營地簡直就像是在大地上撒下了一片白米,密密麻麻地好不壯觀。隻不過,在前往攻打第二道關卡的遼軍敗退回到營地之後,這營地內就多出了一些緊張的氣氛。

而在整個營地的最中央的一個最大的軍帳,卻是要比周圍的營帳大了數倍,在軍帳周圍,更是站滿了遼軍中少有穿戴精良鎧甲的士兵,不用說,這肯定就是遼軍主帥的軍帳了。

“哼!廢物!”一聲暴喝聲從軍帳內傳了出來,在軍帳外麵的那些遼軍士兵隻是相互用眼睛看了看,卻是沒有多嘴。剛剛率領大軍上山攻城的將領兵敗而回,馬上就傳出了大軍主帥這般的怒吼聲,這些士兵心中就已經知道,這位平日裏不可一世的將領這次隻怕是要倒黴了。似乎是為了要驗證這幾名士兵的猜想,馬上從軍帳內就再次傳來了怒吼:“來人啊!把耶律榮拖下去斬了!”

聽到命令,幾名士兵立刻便是轉身鑽進了軍帳,隻見在軍帳內一共也不過才五個人,其中坐在最裏麵正中央帥位上的一人,看上去三十多歲,長相粗獷,滿臉橫肉,鷹鉤鼻,上唇蓄須,留著一頭遼族人所特有的發型,除了頭頂靠後一根發辮之外,其他全都被剃光了。再看他的裝扮,穿著一身金光閃閃的鎧甲,十分華貴,腰間懸掛著一柄鑲嵌了金絲的彎刀,光看外表也知道價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