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深深地吸了口氣,朝著劉協拱手說道:“回稟陛下,確實是千真萬確,微臣安排在曹操府內的一名探子冒死發出的消息。上次箕關大敗之,曹操在得到消息之後,便當場在自己的書房暈倒了!此後秘密召集了許多禦醫前去為曹操診斷,但卻沒有一名禦醫回到了宮中。想必是被曹府內的人給留了下來,要是曹操沒有事的話,又何必要多此一舉呢?”
“沒錯!沒錯!你這麼說有道理!確實有道理!”劉協開始有些神經質地點頭說道。這個消息對他來說,簡直是非同小可,曹操要是喪命之後,而曹操的幾個兒子全都在長安,說不得就要來個手足相殘!到時候,他完全可以趁著曹操幾個兒子爭位的時機,將曹家徹底給拉下馬!
“陛下!”這時那另外一名太監突然開口說道,“奴才以為,要想讓陛下重掌朝政,手中沒有軍權那是萬萬不行的。要不然,就算是曹操病死,他手下的還有夏侯敦執掌兵馬,滿朝文武也沒有幾個會真正聽陛下的,陛下也隻能眼看著曹家的繼承人上位而無力反擊。”
聽到太監的說話,劉協這才稍稍冷靜了下來,點頭說道:“王讓,你說得有道理!可是真心投靠朕的,也隻有像黃大人這樣的文官,卻是連一個統兵大將都沒有。況且就算是有武將投靠過來,長安城內的兵馬卻是隻有那些曹氏或者夏侯氏的親族才能夠掌控啊!”
劉協這一點卻是說到了點子上,曹操雖然在任用人才方麵不拘一格,但在兵馬安置方麵,卻一向堅持由自己的親信統領兵馬,而且曹操這一代的曹氏和夏侯氏的成員都很優秀,出了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等數名將才,所以曹操也就名正言順的將兵馬交給了這幾個根本不會背叛自己的親信手上。其他武將很少能夠得到獨立統兵的機會,就算是張遼、高順等大將,如果不是因為現在人手不夠的原因,也絕對不可能獨立統兵。
那太監王讓見劉協已經明白了這一點,便不再說話了,就好像剛剛開口提醒劉協的不是他。這也是他的自保之道,雖然靠向了劉協,但是絕對不會靠得太深。劉協要是成功了,他王讓必定是大功臣,但是如果劉協這邊稍稍有些不對勁,王讓絕對不會猶豫,馬上一腳將劉協給踢開,說不定還會落井下石一番。
黃奎如何看不出王讓的心思,雖然極度看不起王讓這個太監,但是黃奎卻是知道,劉協現在的這個情況,王讓的幫助卻是顯得尤為重要。這皇宮內侍衛婢女,幾乎全都是曹操的暗線,這王讓控製著宮內大部分的太監,必要時候,也是一大助力,隻是將來劉協成功之後,免不了又是一個張讓、趙忠之流。
黃奎想到當年的十常侍之亂,卻是忽然腦中靈光一閃,連忙對劉協說道:“陛下,微臣想到一人,說不定能夠為陛下解憂!”
劉協這裏正苦惱著呢,聽到黃奎的話,不由得也是眼前一亮,連忙拉扯住黃奎的衣袖,一臉驚喜地問道:“當真,卿家速速告訴朕!”看劉協的這一臉著急的模樣,可想而知,這十多年來,曹操給他帶來的多大的壓力。
黃奎見到劉協這麼著急,也不賣關子,馬上就回答道:“回稟陛下,微臣舉薦之人,乃是現任車騎將軍關羽!”
“是他?”劉協和一旁的王讓一聽這名字,同時一愣,隨即王讓便搖起了頭,說道:“不行!不行!此人依附在曹操帳下已久,對曹操忠心耿耿,乃是曹操帳下四員大將之一,曹操待他,比夏侯敦還要好,他又如何會幫助我們?”顯然王讓所說的,也說中了劉協的想法,隻是礙於黃奎是他手下少數忠於自己的部下,不好駁他的麵子罷了。
黃奎似乎早就猜到劉協和王讓會有這樣的反應,倒也不著急,等著王讓說完之後,才微微笑著捋了捋自己的胡須,說道:“陛下!依微臣看來,這關羽效忠的並不是曹操,在他心目中,恐怕依然是以劉備為主,若不是為了借助曹操的兵力為劉備報仇,關羽絕對不會投靠曹操。此人乃是劉備之義弟,當年劉備活著的時候,經常以漢室宗親自居,陛下不如來個清查族譜,把劉備算到漢室宗親之中,追封個諡號。關羽必定會對陛下感恩,到時再拉攏其到陛下手下,有了關羽,陛下何愁沒有兵權!”
劉協依然是有些猶豫,說道:“你說得倒也有些道理,隻是這關羽深得曹操重視,萬一這關羽不肯接受朕的招攬,豈不是反把大事泄露了出去?要是讓曹操的親信得知了此事,朕也無法自保啊!”說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劉協的語氣卻是充滿了悲涼。他是想起了在長安之變當中被曹操殺害的伏皇後,身為一國之君,卻是連自己共患難的妻子都無法保護得了,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