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有相無生 七寶幢中呈瑞彩 先機若悟 小寒山上謁神尼(2)(2 / 3)

“當時,我正在側,這些經過詳情,我姊妹本不曉得。也因來時尚早,禪師還未升座,遇見一位來此聽經的道友說的,所以對她留意。我看她和你那位瞎子師姐相見情景,好些可怪之處。乍相見時,好似並不相識,又是先後辭別。我們因求禪師相助,借取我佛門中一件降魔至寶,領受機宜,最後走出,離她二人辭別,已有小半個時辰。如不是等候禪師二次升座傳經說法,按說應該早走。哪知別人俱已走去,隻她和令瞎師姐對坐在前麵那株樹下,說得十分有興。我知令瞎師姐為人,前在峨眉相遇好幾天,開府盛會那麼多的人,難道就遇不上一個投機的朋友?又是那麼好的仙景。別人都是命儔嘯侶,三五成群,歡聚遊玩。尤其是我們同輩道友,因俱年輕,或是下山不久,初次遇到,這等勝遊佳會,分外顯得興高采烈。她卻始終冷著一張臉子,睜著一雙要瞎不瞎的眼睛,偶然向人翻個白眼都是難遇的事,直沒開過笑口。又永遠隨定屠龍大師,不與眾姊妹合群,仿佛她道行太高,不值與別人一起說笑似的。臨分手前,我氣她不過,想質問她這樣冷冰冰的不愛理人,是甚緣由,為何不和癩姐姐一樣,莫非都是屠龍大師門下,獨她有甚不同之處?心裏雖這樣想,走到她麵前,又不好意思遽然開口。因見別位姊妹及你和她說話,不是十問九不答,便是冷冰冰答上一兩句,使人沒法再說,意欲先問她兩句不相幹的話,等她不理我時,再行數說她的不對之處。哪知她和對付旁人迥然不一樣,仿佛預先知道我要和她為難一樣,雖然麵上未現笑容,居然有問必答。隻是所答隻一兩句,答完便罷,永不反問,話又十分簡明,使人底下無法再問。一會兒你和我姐姐、易姐姐、瓊妹諸位便來將我喚走,先想質問的話,始終沒好意思出口。反把嫌厭減去多半,以為她天性如此。似這樣和人相對長談情景,又是如此親切,休說是我,照你平日所說,恐你和她同門這麼多年,也未必能遇見過吧?越想越怪。”

“因我兩人剛往外走,人尚在洞門以內,禪師尚在座上,佛光未斂,由外不能見內。她二人又是並肩向湖,背朝我們,看得逼真。隻語音甚低,隔得又遠,聽不清說些什麼。我因此事奇特,便施展我新煉成的無相神光隱了身形,掩向前去。哪知你這位瞎師姐目力竟比好人還強得多;那位由惡人轉世的道友,也和她一樣機靈。我們如在門內觀察靜聽,倒許能得一點底細。這一近前,我二人的無相隱身竟會被她二人警覺。我原料她不是尋常人物,唯恐驚動,緩緩由林外繞向前去,並沒快走。最可笑是,她們已知我們要去掩聽,表麵仍作不知,照樣密談。等我走近,見她們隻是互相嘴皮亂動,一句聽不出。我姐姐這回比我聰明,首先發覺蹤跡已露,這等掩人不好意思,將我拉住,不令再進。折向旃檀林內,用心聲傳語,說她們已有警覺,應速收法現身,不可再去。我正疑信參半,忽聽她們語聲傳來,甚是清晰,這才相信。一聽那話,竟似為我而發,雖然不曾指明。大意是說,今日在此相見,俱是有緣,他年有事相訪,當不至於見拒。令瞎師姐還回頭向我們看了看,回答的話,好似關著另一個人,我沒聽出是誰。跟著那道友又向禪師遙拜默祝,然後升空飛去。令瞎師姐與她別時,執手叮嚀,意更關切,卻未隨了同行,隻低頭略微尋思,向對林走去,一會兒走遠。等我二人在林中繞了一轉,因禪師那次升座須在滿湖青蓮齊開之際,雖然花開以前應有祥光湧現奇景,並非說開就開,估量還早,終難斷定何時出現。尤其祥光彩雲一現,便須望湖禮拜,我姊妹恐防錯過時機,不肯走遠。正商量往回繞,就在左近湖濱一帶,賞玩旃檀寶樹的奇姿,望著前麵那一大片靈乳澄波相候,忽見她急匆匆,似有意又似無意地由對林迎麵走回。姐姐招呼了一聲,她便立定,向我二人致賀,說再有半個時辰,千餘年來隻此一次花開見佛的奇景奇緣便要遇上。我先以為她既知底細,又是千年難遇的大福緣,必定在此相候。想起為時尚早,她隻是隨緣瞻仰,與我二人不同,禪師今日廣結善緣,來人隻要尋到,有求必應,按理,她應抽空往小寒山去,將你接來一同參拜。我們如得家師允準,能往幻波池一行,固可多得禪師法力遙庇,使事情格外順手;萬一家師不允,你如到此,禪師也必另示機宜,或使我姊妹能夠踐約成行,或使諸位姊妹化險為夷,變難為易,均是極好的事。她卻若無其事神氣。我忍不住拿話點她。她雖然不似平日那麼冷冰冰十問九不答,但仍故作不解,拋開正題不答,卻關心我們取寶的事。說花開見佛已是靈景佛緣,屢世難逢,那件七寶金幢更是西方嘛羅偈波提尊者千年前所用降魔至寶,具有無上威力,非同小可。除上麵降魔七寶以外,幢頂之上有一鎮幢舍利,務須先期戒備,不可令其飛返西方,此寶方可隨時隨意發揮它的妙用。否則,威力固是極大,一旦施為,至少三百六十裏方圓以內的精靈鬼怪,如若躲避不及,或是藏伏之處不在地底十丈以下,必受此寶精光的照,要將功行消去一半。這類異類修成的精怪,多半苦煉多年,並不一定為惡害人,豈不有違佛家度化眾生慈悲之意?這麼一來,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輕易使用,遇事便要斟酌輕重,多費心力,豈非美中不足?此寶又係經偈波提尊者佛法封鎖,在池中心靈泉穴內,此間又是佛家六大聖域之一,離上麵平地數十丈,再加禪師佛法封閉,多高道行的前輩神僧仙長,也未必能算知它的底細。禪師自從降世,便持苦戒,這類至寶奇珍,自不使人得之太易。所以適才雖然詳示機宜,對此一層獨未明言。少時升座出來,已無說話時機,此事全仗自為。她也是剛剛得知底細,因知我二人福緣甚厚,恰巧二次相遇,不然也不敢饒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