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方麵,大元帥為正一品,大將軍為二品,封號將軍為從二品,雜號將軍為正三品,中郎將為從三品,校尉為正四品,都尉為從四品,先鋒將軍為五品。
“梁某定不負陳門主所托!”粱鶴章大喜過望,當即領命。
“好,你先回去吧,明日真君庭成立大殿,我再正式任命你。”陳飛和顏悅色的說道。
“梁某告退。”粱鶴章便躬身一禮,退了下去。
粱鶴章走後,天也黑了,陳飛最後看了一下大概的名單,然後遞給老首長,說道:“差不多了吧?”
“差不多了。”老首長接過名單大致掃了一下,點點頭道。
名單上,陳飛已經把一些主要職位分配了下去,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這三個最重要的部門,分成了四份,其中兩份歸少林派和蜀山派,一份歸昆侖派和茅山派,一份歸龍魂門,然後由老首長,林老,鄭老這三個陳飛最信任的人控製。
具體職位是,鄭老為中書令,下轄中書侍郎兩名,由蜀山派和少林派的人來擔任,中書舍人若幹,由龍魂門,鳳鳴穀的人來擔任。老首長為尚書令,下轄左右仆射各一名,左仆射為孔天賜,右仆射為葛雲。
門下省最複雜,陳飛考慮再三之後,決定由林老來控製,讓他當門下令,下轄中常侍,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若幹,由四大門派的人組成。
這樣一來,以陳飛為最高領導人,中書省負責給陳飛出主意和在陳飛的授意下發布命令,門下省則負責審核政令,所有政令都要經過門下省的人商討,他們認為沒問題,中書省才可以發布。
尚書省為百官之長,負責統領百官,其權利包括彈劾官員,審核官員的任命以及執行尚書省發布的政令。
說簡單一點就是,比如要讓甲乙丙丁分著吃一個蘋果,陳飛認為甲應該多吃一點,乙和丙要吃一樣多,丁要少吃一點,這時候,中書省就要按照陳飛的這個意思製定方案。
然後中書省的人經過討論之後,得出了一個方案,就是把蘋果分成八份,甲吃三份,乙和丙吃兩份,丁吃一份,決定下來之後,他們就得把這個方案寫出來,交給陳飛看,陳飛再讓門下省的人討論這個方案合理不合理。
門下省就要從多方角度去分析這個方案,比如說這樣分蘋果甲乙丙丁各自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以及他們的反應將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等等,如果他們認為這個方案不行,就要向陳飛列舉原因,分析這個方案有哪些毛病,陳飛再責令中書省重新起草一個方案。
如果門下省覺得這個方案沒問題,陳飛就讓中書省將這個方案頒發下去。
這時候,尚書省就調動六部,執行這個方案,戶部從國庫裏麵,拿出買這個蘋果的錢來,並按照這個錢的支出類型記賬,工部去買這個蘋果,並均勻的切成八份,吏部按照方案,把這八分蘋果送到甲乙丙丁四個人的手裏。
這就是所謂的三省六部製,本來應該還有禮部負責策劃和舉行的分蘋果典禮,但陳飛用不上,所以把他給閹割了。
這樣的製度看起來十分繁瑣,但要分對待什麼事,分一個蘋果動用這麼多程序,肯定是犯不上,然而對待一些重大的事情而又繁瑣的事情,這種製度一點都不為過。
真君庭采用這樣的製度,組成了一個以陳飛為首,老首長,林老,鄭老三人為主,蜀山派和少林派為輔,由四大門派共同監督的一個中央權力架構。
至於地方政權,陳飛則是把現有的昆侖州,茅州,騰龍州分成若幹個郡,以四到五個城池為一郡,昆侖州分為東郡和西郡,以分界河為標準,分界河西邊的五個城池為西郡。
西郡下轄建業城,梁平城,仙台城,泰安城和武平城,東郡下轄慶安城,盤水城,靈州城和永興城。
茅州分為南北兩郡,各五座城池,北郡掌管大真君城,二真君城,花雨城,開陽城和玉衡城,南郡掌管三真君城,天權城,天璣城,天璿城和天樞城。
騰龍州按照九郡的劃分不變,還是廣成郡,賢安郡,青靈郡,定龍郡,寶川郡,平王郡,遼平郡,瀚海郡,臥龍郡。也就是說,以後增城不算魔靈州,總共劃分成了三州十三郡,每個郡設立刺史一名。
三個州的勢力架構基本不變,分別由昆侖侯,茅州候,騰龍侯掌管,他們有自己州內的所有政權,在真君庭中的地位和三省令使齊平,在他們自己州內,他們就是皇帝,本州的稅收百分之八十歸他們所有,百分之二十上交真君庭,用來維持真君庭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