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初步的想法是仿照古代朝廷,結合中央集權製和分封製,封三個諸侯,一個昆侖侯,一個茅州候,一個騰龍侯,把昆侖州,茅州,騰龍州這三個地方的政權交出去,讓昆侖派弟子,茅山派弟子和龍魂門弟子來管理這三個地方的民政,法政和財政。
軍權上麵,陳飛準備采取中央集權製,分封諸將,效仿現代的軍事製度,按照龍魂門的標準,設立什,伍,屯,校,軍五級,在龍魂門的基礎上添加了一級,十個人為一什,一百人為伍,一千人為屯,五千人為校,一萬人為軍,以元帥為最高指揮官。
讓什長聽伍長的,伍長聽先鋒的,先鋒聽校尉的,校尉聽中郎將的,而中郎將戰時聽將軍的,平時則由兵部進行管理,將軍也是如此,至於元帥,則在戰時才設立,並直接對陳飛負責。
同時陳飛還打算劃分兵種,分成陸軍、海軍和空軍,陸軍進行二次細分,分成步兵和騎兵。
空軍當然不可能是開飛機的,雖然現在是非常時刻,如果陳飛能買一批飛機來增城,鋒刃也不會反對,但增城有幾個人會開的?所謂空軍,換句話說就是纂雕騎兵,陳飛打算,大量征用增城裏麵的纂雕充軍,加以訓練,組建一支纂雕騎兵,負責空中作戰。
這個靈感來源於上次陳飛攻打太業城,因為玄門正道在此之前,並沒有正式的軍隊,隻有九大家族各自藏著幾萬兵馬,但是因為增城之前的局勢一直相對來說比較平穩,所以這些兵馬並未派上太大的用場,九大家族的人自然不可能花大代價去組織纂雕騎兵。
但是上次在攻打太業城的時候,陳飛覺得,要是有一支纂雕兵就好了,這樣便可以舍棄那些該死的雲梯,直接從空中攻城,這樣效果將會好的多。
而且上次去魔靈州,陳飛發現魔靈宗擁有不少也扈,雖然不知道那玩意有沒有被魔靈宗裝備到軍隊裏,但陳飛還是得防著點。甚至如果可以的話,陳飛就連騎兵都不想用馬,最好是能用虎狼之類的妖怪,或者用那種不會飛的纂雕。
不過這恐怕有點困難,妖怪的話,是肯定不可能甘心來給你當坐騎的,如果大量捕捉馴服成坐騎,則很有可能會引起那些金丹期的大妖不滿,到時候那些妖怪幫著魔靈宗對付玄門正道那樂子就大了!
而那種不會飛的纂雕,在玄門正道這邊的地盤上比較少見,多數聚集於魔靈州,陳飛想要弄到一大批來裝備軍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陳飛隻能先用馬。
然後至於官位上麵,陳飛的初步想法是采取閹割了的三省六部製。完整的三省六部為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工部,戶部,吏部,禮部,兵部和刑部。
其中,三省分別是決策機構,行政機構和審議機構,六部則分管工程建設,財政稅收,中低階層的官員考核與任免,典禮祭祀,軍事和司法。陳飛打算保留三省,而六部則舍棄禮部和刑部。
畢竟真君庭是一個應對正邪大戰而存在的機構,並非是真正的朝廷,不會有什麼典禮祭祀,也不用管司法刑名,所以禮部和刑部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
至於地方政權,則交給那三個諸侯,從上到下設立諸侯,刺史和城主,把現在的三個州以四個到五個個城池為一郡的標準劃分為若幹個郡,諸侯統管一個州,刺史管轄一個郡,城主則管轄一個城池。
各郡城池的城主以各郡刺史為首,各州郡的刺史以三個諸侯為首,諸侯全權處理自己州內的民政,法政和財政,但各州的稅收要上交一部分到真君庭,用來維持真君庭的運轉,支付正邪大戰的開銷。
總結下來就是在三省設立中書令,尚書令,門下令,以及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尚書仆射,中書舍人,中常侍,散騎常侍,諫議大夫,在三部設立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兵部尚書以及各部侍郎,郎中,主事,由這些官員構成中央政權。
地方官員的任命權利,則完全交給三個諸侯,由他們自行任命,官名也由他們自己定,跟陳飛沒關係,反正地方官員負責的對象是三個諸侯,而不是陳飛。
武官方麵,陳飛打算設立元帥,大將軍,將軍,中郎將,校尉,先鋒,伍長,什長,參軍,佐軍和監軍。
其中,元帥是最高指揮官,戰時才設立,負責製定作戰方針,調度兵馬,大將軍則是第二指揮官,負責指揮作戰,將軍排第三,相當於現在的軍長,負責下達作戰命令,中郎將在將軍之下,負責執行作戰命令,校尉則負責管理軍隊。
參軍就是軍師,負責出謀劃策,佐軍是政委,負責做思想工作,監軍負責監督作戰。
另外,將軍還是和現在一樣,分為四征,四鎮,四方,四平,四安和雜號將軍,雜號將軍低於封號將軍,封號將軍是有實權的,一個封號將軍統領若幹軍和若幹個雜號將軍,而雜號將軍則統領若幹個中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