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大膽李懷唐!想造反嗎?(2 / 3)

提議橫空出世,李享的臉上難抑驚喜之色,但是隨著反對者的聲音熱鬧起來,又黯淡下去,明顯在瞻前顧後。

李懷唐暗歎一聲,隨風收集來的情報與事實相符,太子李享謹慎有餘,缺乏果敢。如果他夠膽量聽從自己的建議,憑借著萬餘從戰場上退回來的將士支持,再賦予王忠嗣等各個將領募兵加強城防的權利,達成目的並不難。

送佛送到西,再幫他一把,順帶也幫自己一把。李懷唐側頭向王忠嗣使眼色。

王忠嗣會意出列,跪下,磕頭。

“國之存亡在此一舉,太子殿下若不登基,屆時我等將士該奉誰之命抗擊何人?北方城鎮奉誰之命?”

言下之意昭然若揭,眾人心知肚明。老皇帝被安祿山擄去為質,他打的是正統旗幟,如果安胡兒借老皇帝之命沿途讓開城門,各城鎮守官何以自處?到時兵臨洛陽城下朝廷又該如何應對?從這個角度出發,李懷唐的建議合情合理,符合大唐的利益,也符合他們的利益。一朝天子一朝臣,安祿山得勢,陛下為傀儡,他們的利益如何保證?

其實,李林甫反對的不是拋棄先帝讓王子即位,他希望的是壽王取而代之,並非太子李享,就此而言,他需要時間。

李林甫的理由冠冕堂皇:老皇帝的下落並未確定,一切純屬猜測,太子此時自立為帝,是為不孝,是為叛逆。

對於太子派,最大的打擊來自羽林軍大將軍陳玄禮,此君正氣凜然出列道:“沒錯,是膘騎大將軍救了我等,我等心存感激,可若要玄禮因此而放棄對陛下的效忠,恕玄禮辦不到。”

“你!混蛋!”

來瑱暴怒衝上去當麵就是一拳。回到洛陽之前,陳玄禮還振臂高呼要擁立太子的,沒想到變臉比天氣翻覆還快。

兩人搏鬥,殿內一片混亂。

“住手!把來瑱給我轟出去!”

李享將失望化為憤怒,怒不可竭,第一次在人前流露出他的氣勢。

金吾衛士兵將來瑱架走。殿內陷入沉默。

李懷唐的進諫無果而終,雙方居然有著出奇的默契,誰也不再提起,仿佛剛才激烈爭議的話題隻是海市蜃樓。

李享雖然不甘,卻不得不作罷。支持者寥若晨星,隻有數名將領,而反對者眾,甚至侍中裴耀卿亦隱晦指出須靜觀其變。李林甫與裴耀卿分為左右丞相,兩人對朝臣們的影響力具有決定性。

沒有皇帝,日子還得過。王忠嗣等建議積極備戰,一方麵迅速從河西以及劍南道調兵,另一方麵全城募兵加強城防。而李林甫則極力主張和談用錢或割讓土地把皇帝換回來,所俘虜的叛將阿史那正好充任這一角色。

議題將朝臣割裂成兩派,雙方勢均力敵,莫衷一時。吵吵鬧鬧又一天,有建設意義的成果全無。李享無奈,宣布退朝。

出了皇宮,王忠嗣烏知義等追上李懷唐。

“上將軍,我們該怎麼辦?”

李懷唐仰天長歎,道:“太子殿下多智寡斷兼且對我等尚存顧慮,憑白無故喪失機遇。罷了,洛陽城注定要改姓安,我去遼東,諸位保重。”說完邁步走,烏知義急出了眼淚,忙攔住他。

“難道上將軍忍心看著大唐走向滅亡,生靈塗炭嗎?”

“耐之如何?安祿山挾天子聯合胡人入境,誰能擋之?今日的進諫不被采納已然種下禍根,明日皇帝回來,第一個就繞不了我,還有你們幾個。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