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布局洛陽(1 / 2)

洛陽城的居民很幸福,精神生活富足,近段時間城裏發生的事情精彩紛呈,你方唱罷,我登場,哥斯拉被刺的花邊新聞尚未淡出人們的記憶,茶餘飯後的談資又被寧遠李懷唐高調辦工坊的消息所替代。

上至金鑾殿裏的九五之尊,下至民間最底層的布衣,都在關注李懷唐招工大辦工坊的舉動。

李隆基初接奏報時哭笑不得,朝廷明令,入仕者嚴禁經商。李懷唐的身份特殊,朝廷之前睜一眼閉一眼,不予計較,但是,今非昔比,堂堂二品大員,竟然大張旗鼓行與民爭利之事!

對於反對聲音,李懷唐大言不慚,俸祿微薄而府邸人多,不給開就去吃大戶,首先到帶頭反對者李林甫家作客,聲明吃要山珍海味,穿不離綾羅綢緞。

大臣們無奈,抬出了祖宗這尊大神。曆來祖宗規矩不可廢。

李懷唐又曰:俺這是試驗田,特事特辦。

帶著好奇,皇帝破天荒禦批恩準,其時他也明白,李懷唐隨便拉出個替身照樣能吃豬肉。關鍵是李懷唐陳述的理由,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與誘惑力――提供就業崗位,消除洛陽,乃至附近無業或隱性無業流民貧民帶來的隱患;增加出口創彙擴大稅基充實國庫;為大唐解決富餘勞動力探索有效的途徑等等,不一而足。一句話概括之,就是營造和諧大唐。

河蟹好啊,江山穩固之基石。高力士不失時機又在李隆基麵前大讚李懷唐的忠心。李隆基糾結無語,主觀上,他更希望李懷唐是奸臣小人,阿諛奉承,迎上獻媚,主動將楊玉環送入宮。而非讓他心癢癢,迫使他厚著臉皮用強硬手段奪取。

招工那天,李隆基讓高力士作為代表前往視察河蟹工坊。

第一個工坊的坐落在洛陽城裏洛水河畔,功能:紡布。

李懷唐要的產品是白迭布。隨著商人們努力的渲染,精良便宜的白迭布逐漸為大唐人接受,尤其是處於北方的居民,大有取代保暖效果較差麻布的趨勢。與瘋狂膨脹的需求相比,寧遠的產能如九牛一毛。在洛陽城辦工坊的好處在於,降低成本,在與麻布的競爭中,占據全麵優勢。

熱火朝天的工地上,搖身一變為“資本家”的李懷唐正向高力士以及到賀的賓客、股東們介紹:“紡布工坊第一期產能規模為每日五百匹,需勞動力兩千。”

“嘖嘖,膘騎大將軍出手非凡,招工場麵堪比選秀啊!”

股東王元寶指的是工坊外壯觀的應聘隊伍。

“有你這般比喻的嗎?”李懷唐翻白眼,他不否認來應聘的有他的粉絲,遠處戒備心警惕的夫人團組成的豪華防火牆為他屏蔽了不少。當然,應聘者大都衝著月錢兩百文而來。

幸虧來者沒有李林甫之輩,否則這個報告打上去惹起的麻煩難以預料。至於高力士,他是股東之一,絕不會自毀錢財。

“別看兩千人少。”李懷唐在繼續,“她們的背後是兩千個家庭,上萬人口,她們有了收入,也就等於穩定了兩千個家庭。”

“這還隻是直接的,間接的,將帶動下遊配套產業以及相關,”李懷唐不知不覺中用了新名詞,聽眾之中有人瞪眼,似懂非懂,“種植,建築,機械,紡紗,染色,運輸等等。隨著這些行業的興起,所帶來的工作崗位成倍增加,國庫的稅入也自然水漲船高。”

高力士不斷點頭銘記,李懷唐這番話的對象是他,準確來說,是李隆基,通過他這個“肉喇叭”轉達天聽。

“可是,將工坊建在城內,不怕被人偷師嗎?競爭對手太多,我們要吃虧的!”王元寶的擔憂與一眾股東相差無幾。

李懷唐笑道:“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有競爭才有進步,大唐的市場大著呢,再增加百倍產能也影響不大。再說,附近的原料市場,銷售市場都我們都占有先手優勢。”

表麵上李懷唐說得堂而皇之,貌似挺大方,其時,他早就未雨綢繆。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開工坊,涉及甚廣,從上遊原料的采購,到下遊的銷售渠道,都需要提前安排布置妥當。

織棉布的原料用棉花。適宜種植棉花的地域廣闊。西漢之時,張騫從西域引回棉花種子,稱為“白疊”,到了唐代,安西北庭已經普遍種植,關中地區有不少,甚至在洛陽城外也時有發現,以成片野生的居多。財大氣粗的李懷唐已經與種植戶簽約收購棉花,全部包銷。

銷路麼,對於李懷唐李懷唐來說是個偽命題。原來與寧遠通商的唐商,胡商,還有在大唐商界呼風喚雨的王元寶就是最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