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帝皇的心思(2 / 2)

取遼西城,破安市城,雪地伏擊戰,大決戰,全部躍然於紙麵上,當然,畫作少不了大量的藝術元素,畢竟大師未能親眼目睹所有事件,唯有添加些想像成份,再將軍中有趣的流傳素材賦予其中。

這與誠實無關,十個大師十一個誇張,無論是筆鋒還是言語,所以,李隆基看見了大師信誓旦旦的表情,確定畫作是真實的反映。

或許是大師的表現手法富有魅力,又或許戰場的吸引力太大,退朝後,李隆基忍不住又想去觀看畫作。

吳道子帶回來的畫作一共百來件,被成列於專門的殿堂內。李隆基走到他的禦用藝術殿堂,發現愛妃楊三姐竟然捷足先登。

楊三姐顯然走神了,完全沒有察覺到李隆基走到她身旁。她正出神地盯在李懷唐的畫像上,自言自語:“妹夫真夠威武。可惜了。”

“可惜什麼?”李隆基老臉一沉,貴妃的花癡樣讓他覺得有後院失火之嫌。

“陛下?!”楊三姐大吃一驚,回過神馬上用笑意掩飾,粉拳加嬌嗔:“嚇死臣妾了,陛下喝的哪門子的醋?”

能不喝嗎?本來想送驚喜,卻收到一個超級青澀檸檬,又酸又苦。

楊三姐的心思轉得賊快,嬌笑道:“陛下聽臣妾將話說完再生氣也不遲。”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李懷唐再英雄了得,亦不過武夫一名,與陛下的雄才大略,文采風流相比,簡直不值一提。臣妾說的可惜是指玉環妹妹她年少無知,隻為膚淺的表像著迷,不懂欣賞內涵。”

“哦?”李隆基興趣大增,貴妃的解釋說到他心窩窩裏去了。

“你妹妹喜歡英雄?”

見到老皇帝接受了她的說法,視線被轉移,楊三姐心鬆一口氣,哪裏還管什麼實事求是:“玉環她自幼佩服崇拜馳騁疆場的大英雄,如太宗皇帝,衛國公李靖,平陽郡公薛仁貴等。長成時,恰遇勇力有加的李懷唐,故而為其吸引,一顆芳心盡放在他身上。可臣妾認為,陛下的英雄氣概較之李懷唐有如高高在上的雲彩與地上的霧氣,雲彩麼,當然是陛下了,隻不過霧太濃,一時無法見到雲彩。”

李隆基聽了眉頭緊蹙。論勇武,他外行,看來,俘獲美人心有難度,而且不小。

楊三姐還以為李隆基不滿意,繼續極盡討好之能事:“臣妾不懂兵家之事,卻能從畫裏瞧出,胡人不過爾爾,衣甲兵器遠不及我大唐,勝之不難,李懷唐獲勝很正常。如果陛下禦駕親征,戰果肯定更大。妾身就不信了,天下還有人在智謀上高陛下一籌。”

說者無意,聽著有心。

李隆基突然眼眸閃亮,對比之心頓起,李懷唐能,我為何不能?隻要在戰場上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必能壓他一頭,到時還怕美人不識貨?他本來就好大喜功,想著想著,越想越興奮。在他勵精圖治下,去年河南豐收,江淮豐收,漕運暢順,兵精糧足,正可付諸一戰。

“對,親征!”

區區三個字,將高力士嚇了一大跳,沉不住氣了。

陛下慎重,陛下三思,陛下冷靜,陛下……

李隆基哪裏聽得進去,心裏開始盤算如何亮劍,忽然尷尬發現缺乏挨揍的對手,該打的早被李懷唐蹂躪了,或許還有殘羹冷炙,可勝之不武。

老天何其不公!

老李他45度悲憤望天,獨孤求戰,自動屏蔽來自高力士的苦口婆心。

風險麼,他隻一個閃念,很快無視。哪有啥風險?一漢敵十胡,周圍諸胡,哪一個能與大唐相提並論?

於是乎親征二字被李隆基當場寫在牆壁上,龍飛鳳舞。寫完了,意猶未足,又加兩個字:禦駕。

高力士頭大了,李隆基的表現像一個孩童。自古皇帝出征驚天動地,關乎家國興亡,不啻於一場超級地震。

連楊三姐也沒預料到,她隨便胡謅數句,卻點燃了老皇帝心中的幹柴,一種豐功偉績的渴求。

麵麵相覷之際,邊令城屁顛屁顛跑來了。

什麼?太子有反意?!

邊令城一家之言或許不足采信,可駙馬楊洄亦如是說,兩人的告密將李隆基帶入疑心病狀態。登基之後,他最忌諱之事乃太子效仿他逼宮奪位。

殿內氣氛壓抑,吞口水聲可聞,邊令城甚至聽到了自己的心跳聲。從他的角度偷望過去,能看見李隆基的臉上黑雲積聚,根據曆史經驗,應該正處於爆發邊緣。

相當意外,皇帝沒有動怒,隻是吩咐喚來太子與太子妃對質。

失望之餘,邊令城瞥見了牆體上的四個新鮮大字:禦駕親征。四個字寫在吳道子的戰場傑作旁邊,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