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飛走的嘴邊肉(1 / 2)

開元二十二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縱馳在原野上的數匹快馬,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

是歌,也是現實。歌神,李懷唐,眼前的景象令他觸景生情。

聽聽,我們的大將軍就是利害,隨便張嘴就一曲!

是啊,渤海叛逆的主力即將到來,我們的大將軍還有心情唱歌!

廢話!渤海叛逆算什麼?十萬算什麼?有大將軍在,保管他們有來無回!

在李懷唐周圍的親兵都麻木了,倒是隨軍的烏知義等大唐萬騎將士嘖嘖稱奇,莫不一臉的景仰佩服之色。在稱呼上,他們很自豪地將′我們的′三個字冠在大將軍之前。

軍人以實力說話,李懷唐的戰績徹底征服了數千唐軍的驕傲。這些羽林衛士、天之驕子,平時待人接物總帶著一股傲慢,傳說神奇的李懷唐在出征前他們認為亦不過爾爾,及至輕易攻陷安市城,態度悄然來個180度大轉彎,李懷唐完成了他們心目中的不可能。

剽竊刀郎大神的歌不過是興之所至,沒想到會有意外的效果。其實,在熱氣球升起的那一刻,李懷唐的一舉一動在麾下將士,尤其是李忠心等十八勇士的眼裏已經神化。

原野上,數騎斥候從紛紛揚揚的雪幕衝出,急停於李懷唐跟前。

“報上將軍,渤海國大軍在二十裏外停止前進就地紮營。”

一場不期而至的風雪喊停了一觸即發的大戰。

風雪中作戰無論對人還是對裝備都是一個考驗,視界受限,戰馬吃力,弓弦鬆軟,不一而足,對士氣的影響很大。

聞訊,李懷唐波瀾不驚,而李嗣業明顯失望,陌刀手嚴陣以待,惡劣的天氣對他們而言等於利好,讓渤海叛逆嚐嚐他的陌刀如牆而進,刀光卷血的滋味正當其時。

“走,瞧瞧他們去!”

李懷唐頗為有點不甘。昨夜斥候送來消息,大武藝終於來了,帶著主力越過梁水直逼安市城。今天一早,他集中騎兵主力出營迎戰,結果卻是虎頭蛇尾。

主將欲親自前出觀察敵人!無人阻止,連最盡職的李忠心都隻是猶豫一下,便欣然接受了他的命令。神,還怕區區的渤海叛逆?即使是他自己,經過飛天的壯舉後,也不禁有點飄飄然,有點天下上將軍老大,他第二的感覺,無所不能所向披靡。

確實沒啥好擔憂的,坐騎,是汗血馬,速度超快;衣甲,是保暖棉甲,內襯羊絨,手套和皮靴子同樣有羊絨,反應動作相對渤海國的騎士不知要快上多少,望一眼寒風中不時哆嗦的唐軍將士們,優勢一目了然,在裝備方麵,相信窮困的渤海國士兵絕對要遜色於唐軍,尤其是更富裕的萬騎將士。

良好的裝備是發揮戰鬥力的保證,李懷唐深諳這一點,並且甚為重視,萬裏長征前,令武裝院特製了保暖的棉甲,皮靴和手套,內附層的羊絨可以拆卸。得益於寧遠城的強大生產能力,及時給將士們都配齊一套。這些精良的衣甲與冰冷堅硬的鐵質鎧甲相比,高下立判,讓萬騎的將士們羨慕不已。

李懷唐隻率領兩百騎去探營。其餘的將士回營取暖,騎軍的營寨緊挨安市城,無懼敵人進攻。

二十裏外,渤海國士兵架起一頂頂毛氈,層層疊疊連綿不絕,蔚為壯觀。

“大武藝仗義,一次送來那麼頭顱,夠弟兄們忙活一陣了。”

小山崗上,李懷唐舉手遮目一邊凝視敵營,一邊風趣調侃,言語之間盡顯氣定神閑。

“老雷我的手淡出個鳥來了,真想衝過去殺個痛快!”

雷萬春從頭到腳,從尾到首,無不透露著躍躍欲試的神情,眼睛不時瞟向李懷唐,隻等一聲令下,首先搶入“宴席”狼吞虎咽。

仿佛吹拉丁神燈一般,應聲出現數百敵騎,就在小山崗下,或許是樹林擋住了視線,直到這數百渤海騎兵轉過來,雙方才同時驚覺對方的存在。

沒有絲毫囉嗦停頓,雙方直接進入肉搏階段。

且不論士氣與戰鬥力,惡劣天氣的影響下,雙方裝備的差異首先體現。

身穿羊絨棉甲的寧遠鐵騎將士遠比渤海國騎兵手腳麻利。戰場上,一分快,一分險,一分強,慢者,所付出的代價將是生命。

寧遠鐵騎刀利甲堅,平常的對決中優勢尚且明顯,這一次加上地利因素,居高臨下猛衝,渤海國騎兵頓時吃了個超級大虧,死傷慘重,隊伍七零八落。

李懷唐砍傷一名敵兵後,立刻嗅到不尋常的味道。

這股敵人裝備精良,身上清一色的大唐造明光鎧甲,堪擋漢刀的鋒利。此外,李懷唐還留意到一個現象,敵人在拚死抵擋,明顯在保護一個重要的將領。

“殺敵酋!”

李懷唐刀鋒直指被重點照顧的敵人核心將領。韓二朗與雷萬春最先響應,揮舞強悍無比的狼牙棒一左一右護在他兩側,聯袂向前攻擊,無視一切刀兵鎧甲的阻擋,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接連掃飛數名敵騎,衝到敵將外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