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美人細作(1 / 2)

此時的李懷唐已是一方霸主,所要麵對的繁瑣之事逐漸增多,忙碌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主旋律。從養殖場歸來,踏著夜幕回到府邸,隨風之首史雲與民部之首烏蒙已在府中等候多時。

烏蒙帶來了一個陌生麵孔,剛進門,李懷唐便感覺到了此人的與眾不同,麵對他這個傳奇人物,舉止談吐皆淡定自若,寵辱不驚。

“宇文融?可是那個名聞天下的大唐宰相?”關於宇文融,隨風有過粗略的報告給他,隻是此人被罷相速度相當快,在位僅99天,所以李懷唐也沒怎麼留意。忽然看見這位魄力十足的改革家出現在自己麵前,他不禁有點吃驚。

其實,宇文融出現在寧遠,始作俑者正是他李懷唐。宇文融性子直而急,又銳意改革,所得罪的權貴遍布朝野,這一年來,他連續被貶,從北一直被貶至南,最後本來要被流配到崖州(海南島),因為李懷唐扇動的蝴蝶翅膀,關鍵時刻,刑部大筆一揮,將他改到寧遠。

連遭打擊,宇文融心灰意冷加上長途跋涉,他大病一場,幸虧烏蒙布置得當,在邊境至寧遠城路途上設置了許多驛站,給從大唐新遺民來的民眾提供食宿,宇文融倒在一個驛站時正好遇上視察路過的烏蒙。

宇文融醒來發現自己已身處寧遠城,寧遠城的繁華富足讓他吃驚,顛覆了他心中的概念,漸漸地,他對寧遠產生了興趣。隨著與烏蒙的交談,他的身份終於泄露,烏蒙原本是隨風的頭子,當然知道宇文融,兩人相談甚歡,烏蒙感其才能非凡,於是說服他重出江湖,並向李懷唐引薦。

名氣不如實際,李懷唐不會根據來人的名氣委任,聽得出烏蒙想推薦宇文融到重要的位置,李懷唐開門見山問道:“不知宇文先生對寧遠耕牧之事有何看法?”

宇文融知道李懷唐是在考教他,於是也不推搪,坦言道:“弊端甚多,不足為取。”

李懷唐不動聲色,反問:“哦?願洗耳恭聽。”

宇文融的批判很尖銳,直指寧遠的軟肋。

“首先是土地的歸屬權,作為所有者,民部不倫不類……無法調動軍民的積極性,無法提高農牧民的生產積極性……”

對於宇文融的意見,李懷唐不否認。當初在此築城時,耕地少而牧場多,兵多而民少,許多問題他都忽略了,隨著他的地盤日益擴大,耕地與人口相應增加,如何製定妥善的土地政策迫在眉睫。

“先生有何良策否?”李懷唐先是點點頭,承認宇文融的觀點,而後虛心請教。

宇文融再次驚訝,沒有看到想象中的飛揚跋扈和不屑,心中頗感欣慰,至少即將投靠之人有海納百川的潛質。於是直言建議:“良策不敢,與大唐完全不同,寧遠好比一張白紙,老夫認為上將軍所要做的不繁難,其一,確定土地的歸屬權,將土地全部歸屬到寧遠政權名下,其二,丈量耕地牧場,統計戶口,按戶口分配土地,其三,在原來分配的基礎上,細化獎勵措施,以一定數量的田地牧場獎勵軍功,其四,也是最核心一點,禁止土地買賣,任何土地的買賣都屬非法,我們可以隨時收回分配給新增的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