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哈伊爾很快發現自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潰散的護衛被寧遠鐵騎的汗血騎押了回來,準確來說是逃兵的頭顱被送回來,一共199顆腦袋,血淋淋的,觸目驚心。
大食的戰況通過蘇哈伊爾詳細展現在李懷唐眼前,李懷唐這才了解到阿拔斯的困境。勢均力敵的戰爭是絞肉機,倭瑪雅王朝的勢力沒想象中弱小,經過數場血戰,阿拔斯雖然取得了優勢,卻損失了不少士兵,為了準備在接下來的攻防消耗戰,阿拔斯不得不四處借調力量,康國等國成了他的目標。
“康王很忙,沒空接待你。這份大禮由我代收,你回去告訴阿拔斯,明年我率軍去支援你們,不用擔心,將木鹿交給我,你們放心到前線揍你們的哈裏發去!”說完,李懷唐無恥地哈哈大笑,揮手士兵將馬車接走。羊皮盟書被他藏入懷中,那是作為康國勾結大食人的證據,堵李靜忠嘴巴用的。
蘇哈伊爾再次從乞史城下經過,與來時不可一世的氣勢相比,顯得孤寂落寞。
“此獠精於逃跑之道!”乞史城城頭上,大臣甲作出了驚人的鑒定,語氣裏,飽含了對蘇哈伊爾的景仰之情。
對於寧遠鐵騎的將士們來說,蘇哈伊爾帶來的不隻是珍貴的禮物,他們看到的是功勳。聽說要打大食人在呼羅珊的老巢,步驚遠與公孫文遠等人相當激動。
“誰說我要打木鹿?”李懷唐的反問讓眾人莫明其妙。
步驚遠結結巴巴道:“不,剛才不是你說的嗎?”
曾幾何時,李懷唐一言九鼎言出必行的形像深入人心,盡管攻打遙遠的木鹿存在諸多困難,但是部下竟然全都相信了。
“兵者,詭道也。我這叫兵不厭詐。記住了,對敵人不能講誠信。”李懷唐瞪了步驚遠一眼。攻打木鹿的話是說給阿拔斯聽的,不指望阿拔斯會相信,不過,種子一旦播下,必然引發疑慮,阿拔斯或多或少會加強老巢各地的防禦,從而削弱其前線的攻擊力量,這才是李懷唐的目的。隻要能讓大食國的內戰如火如荼永不熄滅,說上幾句謊言又算得上什麼?
大戰無望,公孫文遠將目標轉移向十輛馬車的烏茲鋼。這批烏茲鋼拉回武裝院,估計鄔大可以搗鼓出兩千來把漢刀。
然而,公孫文遠再次失望了,李懷唐斷絕了他的念頭,漢刀即使有富餘也隻能作為飛虎騎的庫存。
意外截取大量的烏茲鋼,李懷唐並沒有往昔的激動。戰場是最好的學堂,從實踐中,李懷唐領悟了不少真理。武器精良固然好,但前提必須得便宜易造。
戰爭比的是消耗,,除了生命以外,兵器也是其中之一,而且相當重要。一場大戰下來,不知道要折損多少兵器,如果每一件都如大馬士革彎刀那般貴重和耗時,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經得起如此折騰。
前期李懷唐之所以如此著相於精良的武器裝備,還有一個原因,他的人口少,兵不多,隻能走精兵路線,兼且,在此之前,他的財富都是依靠掠奪而獲取,容易積累,一時感覺不到貴重兵器在財政上帶給他的壓力,隨著寧遠鐵騎規模的擴大,尤其是軍餉製度的推行,他開始注意到問題的嚴重性。
漢刀雖好,一把的成本卻頂得上十數把普通戰刀,還有,打造漢刀和普通戰刀在時間上也相差了十數倍,烏茲鋼無論是運輸時間或是冶煉時間,都相當耗時,成本居高不下。
故而,精良的漢刀隻能裝備精銳的飛虎騎,作為常規軍當中的尖刀使用,漢刀如此,馬槊和陌刀亦然。對於數萬大軍來說,裝備廉價的,可以快速補充的兵器才是王道。
相對於得到的烏茲鋼,李懷唐更看重康國的搶糧行動。感謝過去一年裏的風調雨順,感謝康國人民大半年的辛勤勞作,經過數萬人十多天的努力,近九百萬斛的小麥被強拉回了米國,這批糧食一半將轉運到柘枝城,另有一部份會被運到東曹國,有了這些糧食,新增領地人口的口糧問題將得以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