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龐大的資產(2 / 2)

無須李懷唐發問,魯大匠興奮地打著保票:“從今天起,我保證可以滿足每月三百萬斤銅料冶煉所需的礦石,黃金礦石二十萬斤以上,月產黃金千斤。”

“嗬嗬,很好!”李懷唐拍著魯大匠的肩膀,不忍道:“魯大匠啊,辛苦你了,這個礦山能如此繁榮,與你的付出密切不可分。”

聽到讚揚,魯大匠不要意思地撓著頭,訕笑著:“嘿嘿,上將軍過獎了。”

“不過,”李懷唐話鋒一轉,“很抱歉,你不能待在這了,還有一個更需要你的礦山在等著你。”

新的礦山是鐵礦,被探金局發現於費爾幹納山山脈裏,李懷唐昨天回來便得到了烏蒙的喜訊。

探金局由煤礦與銅金礦的股東以及民部和上將軍府三方共同出資組成,聘請有經驗的冶金匠壟斷礦脈的勘探,所發現的礦山由三方共同擁有。探金局的工作效率很高,首先將目標定在與寧遠城相距不遠的費爾幹納山山脈裏,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個月的努力,終於被他們發現一座鐵礦山。

從骨咄國抓捕來的數萬壯奴一部份補充到現有的兩座礦山裏,剩下萬餘壯力將去開采新發現的鐵礦,李懷唐的打算是,等攻陷石國,再遣送一批俘虜加強鐵礦山的建設。

橫掃骨咄國的物資利益首先體現在收獲數上百萬枚第納爾與迪拉姆上,所謂窮廟富方丈,更何況骨咄國山多產鐵礦,其國君與貴族均富得冒油,除了錢幣,還有大量的牛羊,更有十數萬斤的鐵條,足夠的財富完全可以支撐新礦山的前期投入。而且,從骨咄國所收獲的利益來看,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

骨咄國盛產鐵礦,數萬奴隸當中,鐵匠就有百人之多,專門從事開礦的也有不少人,他們是新開鐵礦的中堅力量,對於富有經驗的鐵匠,李懷唐給了他們特殊的待遇,有迥於一般的苦力,隻要他們表現良好,他們將有機會獲得自由的身份。骨咄國雖然有鐵礦,可畢竟距離寧遠城太遠,運輸不便,而且與大食人靠近,容易遭到大食人的侵擾,所以,李懷唐暫時放棄了在骨咄國開采鐵礦的打算。

聽說要轉到新的礦山上去,魯大匠不憂反喜,銅金礦已成熟,體現不出他的價值,新的礦山對於他來說是挑戰,能滿足他熱切立功報效的心情。

得到魯大匠的肯定回答,李懷唐很高興,作了必要的交代之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煤礦山。

如果說銅金礦和鐵礦是聳立於人們眼前可以看得見的財富,那麼,煤礦則是托起銅金礦與鐵礦的基礎,冶煉需要高熱值的煤炭,沒有煤炭,就沒有效率可言。所以,分配到煤礦的奴隸最多,足足有五萬壯丁在勞作。

由於是露天礦,采掘相當便利,才數月光景,煤礦已經進入豐收期。如今的煤炭主要向寧遠城和西鍵城供應,小部分賣到了俱戰提與米國等地。

對於贏利預期,商祺很有信心,他告訴李懷唐,得益於成本低廉的奴隸勞力,煤礦今年肯定能為股東們賺到紅利。

展望未來,商祺希望李懷唐能夠盡快拿下石國和河中昭武諸國,打開巨大的市場。同時,商祺還希望探金局再接再勵,爭取在附近找到稀缺的銀礦以及更多的其它礦脈。

願望是美好的,可是在獲得更多的糧食產區之前,李懷唐沒打算大肆擄掠人口,奴隸畢竟也是人,也需要消耗糧食,胃口太大隻會浪費資源,開采更多的礦山隻有等拿下石國和看看養殖場所帶來的效果再說。

最後一戰是城南的養殖場。有商祺在,沒啥好說的,無論賣股份還是工程的進展都相當順利,預計來年可以開始生產。

寧遠城城外的資產龐大,即使是匆匆的走馬觀花也足足花費了李懷唐兩天的時間,等他回到城裏,一場啼笑皆非的事情在他府裏等著他去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