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一代,西來的商旅幾乎都是從長安城西門金光門入城,不過也有例外,比如獻俘或重要貴賓到訪,為顯隆重,都繞道城南的明德門,踏上寬敞的朱雀大街,接受全城居民的注目禮。
李懷唐就獲得了這個殊榮。當然,他相信,起作用的肯定不是他的傲人戰功,而是每年兩百萬銅料的麵子。僅僅是為了將此數量驚人的銅料萬裏迢迢獻於長安,李懷唐就動用了兩千餘頭駱駝馱運和五百名騎兵護送,耗時兩個多月才到達長安城。
迎接李懷唐的是新任禮部尚書齊濟善和鴻臚寺卿李禕,兩人一個是朝廷代表,一個是皇帝代表,雙代表同時出現在明德門外,足見大唐對李懷唐的重視。
盡管李禕早有禮單在手,可數字對於他來說隻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等他見到一望無盡的駱駝隊時,見多識廣的他不禁瞠目結舌,龐大的運輸隊確實駭人聽聞,不止是他,幾乎所有的將士和長安居民都驚歎不已,如此龐大的駱駝隊,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
李懷唐是認識齊濟善的,站在他身邊的卻陌生得很,但是看得出,此人的官位要比齊濟善高上一籌。
“哈哈,聞名不如見麵,李將軍果然儀表堂堂威風凜凜啊!自古英雄出少年還真沒說錯,看到李將軍,老夫都忍不住要妒忌。”李禕撫著花白的長胡子由衷讚歎。李懷唐年少俊朗,大出他的意料,其年齡明顯與成就異常不符。
李懷唐早已跳下馬,對讚賞他的人拱手作揖,一臉的波瀾不驚。
“寵辱不驚,難怪,難怪。哦,老夫李禕,大唐鴻臚寺卿。”李禕還在打量著李懷唐。
“閣下可是信安王?”李懷唐大吃一驚,在他的認識裏,鴻臚寺卿都是文質彬彬手無縛雞之力之輩,而信安王李禕卻是聞名天下的帥才。
“嗬嗬,正是。”李禕笑著回應道。
李懷唐兩眼放亮,所謂識英雄重英雄,李禕的戰績他是佩服不已的。
“在下寧遠城李懷唐見過王爺大將軍!”
王爺大將軍?陌生離奇的稱呼讓李禕的臉上浮起一層怪異之色,然而他內心卻受用得很。他是王爺,又是左金吾大將軍,通常,他心裏喜歡他人稱呼他為大將軍,從戎生涯給他帶來了無上的軍人榮耀,相比郡王的身份,他更願意以軍功為傲。李懷唐說到了心坎坎裏去了。
“大將軍去年奔襲吐蕃人石堡城一戰真是驚天地泣鬼神,恐怕大唐軍神李靖再世亦不過此。”李懷唐此話不是恭維,而是真心實意。在見到李禕之前,他原以為李禕是與他相差無幾的年少將軍,沒想到一上了年紀的老頭還有如此的冒險精神和魄力,親率精騎,冒死深入吐蕃人的領地,突然襲擊號稱天下無雙的險堡、石堡城,而且一擊得手,為大唐拓地千裏,將吐蕃人逼向戰略守勢。為此,皇帝李隆基將石堡城更名為“振武軍”,可見石堡城的險要及其戰略地位。
無論是誰,被提及得意之作,當然臉上有光心下歡喜,李禕雖然不失穩重,卻也不例外,尤其是被同樣的英雄人物所推崇至軍神的等級,他更是喜不自勝,當下對李懷唐產生了一股莫名的好感。
“哪裏哪裏,上將軍羞煞老夫了。老夫老矣,今年六十有餘,而上將軍正當妙齡,少年尚且破胡二十萬,以後還不知道要創下多少豐功偉績,老夫望塵莫及啊!”李禕惺惺相惜同時表示自謙。
齊濟善忍不住插話:“兩位邊走邊談可好?不然長安城的軍民都要埋怨我們了,今天他們萬人空巷為的可是一睹上將軍的英姿風采。”
“哈哈!說得是,上將軍請!”
“大將軍請!”
“兩位將軍請!”
“哈哈……”
爽朗的大笑聲中,李懷唐入城了,破天荒地被允許騎著戰馬通過明德門。
“啊!”長安的居民們看清了,李懷唐隻是一少年郎君,笑容和善人畜無害,並非傳說中戰神應該有的形像,身材魁梧還算過得去,卻無怒瞪的牛眼,也無凶氣畢露的長相,很難將此人與讓胡人聞風膽喪的萬人屠聯係起來。
不過不要緊,居民們關心的不是長相,況且李懷唐的容貌端正陽光,對得住觀眾。
李懷唐騎馬走在寬敞的朱雀大街上,笑著向兩側的圍觀者揮手回應,他聽到了人們衝他的歡呼和讚賞聲,其中還夾雜著不少小娘瘋狂的尖叫聲。
“看來長安城的小娘發瘋了!阿牛哥不會被她們搶去吧?”水柔兒透過車廂的車窗向外看去,阿牛哥似乎很受情竇初開的小娘的歡迎,她不免有點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