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不收攏人心更待何時?李懷唐跳上了門前最高處,高聲道:“擊敗強胡聯軍的是寧遠鐵騎將士們,你們要感謝的應該是他們,他們默默地流汗,甚至流血付出生命,隻為捍衛我們寧遠城的和平!讓我們一起向英勇無敵的寧遠鐵騎致敬!寧遠鐵騎威武!”
“寧遠鐵騎威武!上將軍威武!”人群爆發的歡呼自發帶上了他們的上將軍,李懷唐要的效果自然而來。
在李懷唐的勸說和安排下,人群轉移向了武騎軍的軍營,由將士代表出迎接受居民們的衷心謝意。
一連兩天,城內外的一大把瑣碎事將李懷唐忙得頭昏腦轉,立功將士們的獎賞,傷兵的醫護和慰問,新兵的招手,俘虜的安置,屍體殘骸的清理掩埋諸如此類都需要李懷唐來拍板。
事情不容易,容易非事情。單是給立功將士們的獎賞就難倒了烏蒙與小栗子,雖然繳獲也不少,可與將士們豐碩的功勳相比,明顯杯水車薪,盡管上將軍府搬出了庫存的財富卻依然還有短缺。
烏蒙一度建議降低獎賞的物質標準,提升榮譽獎賞。不過李懷唐沒有同意。
李懷唐的回答是:“獎賞可以降低,不過不是現在,而是以後,在軍隊推行月餉前,一切照舊。”
“月俸!?”小栗子有當場暈倒的跡象,呼吸異常。要知道整個寧遠鐵騎有兵五萬,就算摳門點,平均每人每月隻發兩個迪拉姆,一個月要十萬個,一年需一百二十萬個,而昭武九國之首康國一年的稅收收入才數十萬的迪拉姆,這還沒包括裝備戰馬騾馬和將士們夥食的支出,況且天知道以後上將軍是否還會擴大軍隊規模,看情形九成九。
“是月餉。”李懷唐仿佛與小栗子過不去,繼續以天文數字打擊他:“我想過了,將士們每人每月平均需要發十個迪拉姆。”
小栗子的舌頭在打結:“十,十個?天啊!”
李懷唐解釋道:“不多,商市一間標準的商鋪每月也要十個迪拉姆的租金。”
“可是,一年下來,我們至少需要六百萬個迪拉姆,上將軍,我們沒有那麼多錢。”烏蒙欲打消李懷唐看似荒誕的想法,算給小栗子解圍。
李懷唐道:“現在是沒有,可並不等於我們以後沒有。將士們的月餉主要有三方麵來源,其一是從我們的稅收支出,其次是從礦山的股利,其三……”
“等等,”烏蒙打斷了李懷唐,好奇問道:“何謂股利?”
李懷唐笑道:“前段時間我們在費爾幹納山山脈發現了一座巨型煤礦,我打算取其中的兩成作為寧遠鐵騎的份子,我稱之為股份,開礦所賺取的利潤每年按股份分利錢,利錢就算是股利。不止是煤礦,還有我們的銅金礦亦是如此,將來發現的其它礦山均照此例。”
“那其三呢?”小栗子關心地問道。
“當然是繳獲。繳獲分兩種,除了分賞以外,進入上將軍府的作為應急儲備。當然,這錢你們以後得還我,否則我可沒錢養妻活兒了。”
“這個,這次的就算了吧?”小栗子打算耍賴,畢竟寧遠城剛剛起步財政壓力異常巨大,今年除了數萬名唐民還有不少戰爭難民的加入,耗費驚人,小栗子想想都覺得頭大。
“好!下不為例!”李懷唐很爽朗很幹脆。“嗯,軍隊的月餉關係到我們的安危發展,這隻是我個人的初步構想,你們接著完善,尤其是三個來源的比例務必要確定妥當,最好每隔兩年調整一次。”
發展的步伐是否穩健是否迅速與資源利益的合理分配息息相關,當然沒有絕對的合理,不同時段不同環境都需要不同的政策,為政者所要做的就是適時調整,盡量保持合理的調配,這樣社會才會不停進步。
處理完瑣碎的事務,李懷唐開始著手礦山的建設,數萬名俘虜被驅趕向兩座礦山,盡管時值寒冬,但是礦山的開工刻不容緩,否則二十餘萬的強胡所辦不到的事情就要被這七萬餘俘虜完成:吃窮寧遠城!